
九月初便开始下定决定控制饮食,按照《谷物大脑》一书中所说的清理掉
(1)含麸质的食物:
面包、面条、意大利面、糕点、麦片
(2)加工过的碳水化合物,糖和淀粉:
玉米、山药、土豆、红薯、各种加工的甜点:各种糖果糖浆、冰淇淋、果汁、果酱、果干、各种饮料,油炸食品等等
(3)非发酵类大豆(豆腐,豆浆)和加工过的大豆制品.特别是一些商业酱油,因为这里面含有少量的麸质.
还好鸡蛋倒是可以放心吃。
题外话,为什么这里这么强调不吃含麸质的食物呢?因为本书的作者在书中告诉大家:
大脑疾病(比如阿尔兹海默症,慢性头疼,癫痫,抑郁,焦虑…..)的根源就是发炎,而麸质、高碳水化合物就是大脑炎症的刺激物。
精致面粉制作的食物比如面包、麦片、馒头、面条等,以及含有淀粉的大米、土豆、玉米,这些食品会被迅速消化,产生葡萄糖涌入血液,刺激产生大量的胰岛素,然后把过量的卡里路储存为脂肪,而蔬菜和水果中的碳水化合物和不能消化的纤维混自爱一起,被分解消化的时间会很长。而果糖进入肝脏,大部分会被转化为脂肪并运送到脂肪细胞中,所以我们吃下的糖分越多,我们身体被转化的脂肪就越多。
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一开始我能很好的坚持。每天只吃蔬菜水果和鸡蛋。可是说实话环顾四周的食物,何处不是含有麸质的食物。即使咱们日常中的酱油,醋类,全部都含有小麦,甚至麸质。但我还是在坚持着。
当时间接近两周时,恰逢有时间去逛超市,一进门迎面而来就是各色零嘴:糕点、饼干、薯片、糖果…..两只眼睛大放光彩的咕噜噜转了几圈,但随后轻叹一口气,看见我的身影轻飘飘的从旁离去。
逛着逛着逛到某处时,“嘿!”意外发现一个自己曾经很想吃的东西,令人沮丧的是“天呀!它在清除的目录中呀!唉!为什么之前不出来呢!”于是,我站在它面前几经犹豫最后还是留下背影......
眼看时间临近一个月时,这可迎来了我们的国庆节假日!有几天在他人家里做客,眼前都是不能吃的食物,但最后还是拿起了竹筷吃了一些。总得填饱肚子嘛!为了让自己心安,我对自己说:坚持了这么久,做的不错,就当是对自己的奖励,可以少吃些许!然而就从这天开始,当我再看到餐桌上有清单上的食品时,不再刻意排斥,虽然一定是少量的吃一点。
然而,当我阅读到最近所看的书籍《自控力》的内容是,却是当头一棒!
书中讲到我们很容易陷入“道德许可效应”。即,感觉自己已经做的很好了,应该得到一点奖励,而正是这种对补偿的渴望常常使我们很容易认为,纵容自己就是对美德的最好奖励,但是我们却忘记了自己真正的目标,我们打着补偿或者奖励的旗号,却向诱惑低头!
正如我打着奖励自己坚持不错,就允许自己可以吃一顿或者少许清单上的食物。但是我却忘记我最初的目标就是不要吃清单上食物,控制自己的饮食!为什么我一方面要阻止自己吃这些食物,另一方面却以其作为奖励来表彰自己呢!
这个“道德许可”的迹象在我们身边其实还很常见。比如,有些同学总在最后一月或者几周,搁置下游戏或者电视,熬更守夜的复习,一旦复习疲惫就会用玩一把游戏或者一集电视,电影来奖励自己。
如果一个行为没有让你心里产生“错误”的感觉,你一般不会质问自己的冲动,因为过去的善行而感觉良好,也让你找到了放纵的借口。
心理学上有个常用的例子来说明这个心态,一对兄妹发生了关系在一起了。无论有怎样的剧情----失散或者不知情,我们心里都会认为他们在一起是错误的!而我们很少会为自己使用信用卡刷多了钱,或者坚持锻炼突然不运动,而抱有“错误”的念头!
在这本书中,当然告诉了我们一个解决的方法,8个字:取消许可,牢记理由!
香港科技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研究员的有这样一项研究,让实验者回忆一次拒绝诱惑的经历,这就给了他们道德许可,因此70%的学生在实验中选择了放纵自己,但当让被试者会以为什么当时拒绝了诱惑时,“道德许可”就消失了。69%的学生抵制了下一次诱惑。
所以当你发现自己在用曾经的善行给现在的放纵做辩护时,请停下来想一想,你当时为什么拒绝诱惑?
“取消许可,牢记理由!”因为我要控制饮食,控制自己的体重,所以这晚餐是选择面食还是沙拉呢,当然是后者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