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家里常年有病人,与医生打交道的次数频繁,时间久了,就与医生成为了朋友。医生不仅医术名声在外,脾气也是格外的好,不管黑白早晚,一个电话,她就会到家服务。
去年寒假,医生朋友来我家看病时,说起她孙女期末成绩不理想,想找我给她补习几天。我除了答应,没有任何理由拒绝。
医生朋友的孙女叫子涵,刚上四年级,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女孩儿。她与我不熟,于是找了一个叫群的女孩儿与她同来。群与子涵同岁,上三年级,看起来挺沉稳的。
学习中,发生了这样的事。
语文多音字组词时,四年级的子涵有四五个不会组词的,而三年级的群却是做得又快又准,没有错误。这时,群看着子涵的本子说,这个我们学过,这个我们也学过,这个没学过,我懵的,懵也懵对了。你都四年级了,怎么还这么多不会的呢?
子涵的眼神落寞,嘴巴高高撅起,再怎么讲解错题,她都无心记忆了。我只得给她俩做不同的作业,以四年级的题比三年级的题难度大为由,来维护子涵被群的优越感压迫的自卑心。
读英语课文时,子涵读的磕磕巴巴,错误百出。一旁正写着的群帮她纠正了好几次。我鼓励子涵说,四年级的英语比三年级难一点了,多读多写自然就熟了。群抬起头来说,听着也不难啊!你读的这些,我妈妈都跟我读过。我妈妈每天晚上都跟我一起读英语。
子涵的眼里开始出现雾水。子涵父母离异,妈妈因为又生了个小妹妹,已经有半年多没来看她了。子涵几次想去找妈妈,都被爷爷奶奶挡下了。群无意中提到了妈妈,又勾起了子涵对妈妈的思念。接下来的两节课中,子涵的思想一直处于游离状态,没有了学习的心思。
群的言谈中,“你不如我”的情绪表现的淋漓尽致,做为孩子,群还不懂得掩饰。群的优越,浇灭了子涵自信的火苗。被我们发现的时候,可以补救一点,看不见的时候,子涵会被群的优越感笼罩多黑啊?所以,别人的优越,是消灭孩子自信的利剑。

可是我们很多时候,都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为由,让孩子接近优越,做着与期望相反的事情。有多少家长,为了孩子能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不惜花重金,为孩子择校、择班。他们把自己比作孟母,希望能培养出第二个孟子,可是往往是事与愿违,家长越是择校频繁,孩子越是偏离初衷。
当班主任的那几年,经常有学生家长找到我,要求把他的孩子与学习好的孩子调到一处,虽然他们找了各种原因,但是“近朱者赤”的目的不言而喻。
我理解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盼心理,但是经验告诉我,这样一般都是好的更好,差的更差。
所以,与其活在别人优越的阴影之中,不如让孩子远离优越。
儿子上高中的时候,分数介于尖子班和重点班之间,被分到了重点班,有与他分数略低的同学,托关系进了尖子班。儿子回家跟我们说,也想进尖子班,言下之意埋怨我们没有为了这事托关系,对他非常不重视。我们跟儿子解释,其一,托关系,走后门是不对的,不能别人错,我们就跟着错。要想上尖子班,只能自己努力,拿分数说话。其二,尖子班有尖子班的好,重点班有重点班的好,不是上到尖子班就能成为尖子,不努力,到哪都白费。其三,在重点班,你是鸡头,凤毛麟角,是老师同学关注的对象,到尖子班,你就是凤尾,拖后腿的,自卑感就会把你拖垮。
后来,儿子安心就读重点班,三年后,不负众望,考入了理想大学。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并不是与优秀同行就会优秀,碰到优越感强的优秀者,如果调节不好孩子的情绪,还是让他们从此箫郎是路人的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