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儿子被爸爸喊起来上学,我还躺在床上,平时他多是爸爸叫的。儿子走到我身边,侧躺我身边,说“妈妈,我不想上学。”我并没有像之前那样,接过他的焦虑,给他讲道理,说什么这么大不就是该上学,该学习,你看院子里那个孩子这么大不是去学校读书,或者问你是不是心情不好?上周在学校是遇到什么事情了吗?是不是老师批评你了?有同学欺负你?。。。。等等这些父母认为的经验之谈或者言之有理的大道理,我通通都没有说。
我之前摸着他的头发,把他搂在胸前,轻轻的说了一句“嗯,妈妈感受到了,有时候妈妈也不想去上班。”他说了一句,妈妈抱抱。我用力抱了抱他。然后他就起身去上学了。
反观自己,今天可以做到这样的全然接纳,源自于自己不断学习正面管教,不断学习心理学,不断赋能自己而不是追着孩子要成绩。
我允许孩子犯错误,允许孩子倒退,允许孩子有情绪,允许孩子做点“小坏小坏的小事情,例如踢飞一个易拉罐”,允许孩子像一个孩子该有的样子。。。。。。
曾经当孩子和我讨论死亡,自杀,这些话题,我内心充满恐惧担忧,是不是这孩子有这种倾向啊?我该怎么办才好?焦虑感,不安,恐惧笼罩心头,理智的判断已经被抛之脑后,而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对社会,人类的这些现象有了解,我们屏蔽不了的。就像不能为了孩子摔倒就不让孩子走路一样。我们能做的是给他提供可以倾诉,锻炼,理解,接纳,共情,合作,的平台,共同讨论也好,把自己的理解讲出来也好,问问他怎么想的也行。总之,应该接纳孩子的各种思考和追问,如果自己知道就解释,不知道就说抱歉宝贝,这个妈妈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你,看看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吗?
总之,试着接纳,试着赋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