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朋友阿晋和女友吵架了后跟我诉苦,说实在忍受不了女友的娇生惯养。前天他加班到晚上10点,拖着疲惫到身体回到家,却看见饭桌上还散放着外卖的饭盒,而女友则躺在客厅的沙发上拿手机开心地玩着游戏。“我心里瞬间冒出一团火,就过去一把夺了她的手机,两人就吵起来了。“阿晋很郁闷。”她太依赖我了,什么事情都不想自己去做,平时的家务不会做推给我做,就连工作上遇到点麻烦,都需要我去帮她解决。一开始我觉得作为男友,这是我的责任,但长此以往,我感觉到很大到负担,甚至会考虑以后她能否成为一个合格的妻子和母亲。你跟她是这么多年的好朋友,你帮我劝劝她吧。“
我很同情阿晋的遭遇,但对于他的请求,我只能苦笑,因为我知道这其中的根源,并不是我三言两语就能改变的。阿晋的女友小君是我的邻居,我们认识也有十几年了,我时不时都会去她家玩。记得小学时上小君家吃饭,小君妈妈总会把鱼里的骨头去掉,把鱼肉夹到小君的碗里,还会把苹果削好切成小块装到碗里,再递到小君跟前。最近小君生病了,医生开了好几种药,她妈妈怕她把药吃混了,就把每天要吃的药用小袋子分装好,还贴上日期标签,每顿饭前还会打电话提醒她吃药。可即便这样,小君还是老记不住,只要她妈妈忘记打电话,她一准忘记吃药。
难道小君天生就会依赖别人吗?答案是否定的,而小君之所以成为一个 “巨婴“,正是因为她有个包揽型妈妈,采用保姆式的教育方法,全权代劳孩子生活上一切大小事,导致小君过度依赖母亲,无法独立自主。
2
朋友的姑姑,年龄已是六十五岁了,有个女儿,是90后,前年结婚,一年后生了个儿子,日子过得滋润而红火。女儿的婆家看孩子指望不上,婆婆七十多岁了,公公有病,别说看孩子,照顾自己已是相当不容易了,因此,看孩子的重任就落在了朋友的姑姑身上。
没有看过孩子不知道个中辛苦,几个月后,姑姑的身体开始吃不消了。姑姑的女儿原本就是个没长大的孩子,几乎对孩子不上心,除了吃奶外,所有的事情都由姑姑承担,晚上也是她自己照管,这让六十多岁的姑姑直呼好累。
姑姑对女儿提出回自己家里歇段时间,女儿却说:"你走了我们怎么生活?"
姑姑也想,自己走了,孩子谁带?吃饭谁做?毕竟90后的孩子还是个没长大的孩子。
宠爱,是中国家庭最为普遍的现象;溺爱,也让中国家庭的孩子不会操持家务,甚至自己生的孩子也不想养育,全仰仗父辈,这是谁的悲哀呀?
一个人当他(她)成立家庭后,用祖辈的话说就是个"大人"了,"大人"是什么意思?不只是岁数大了的人,他需要承担该有的责任,男人承担照顾妻子家庭的义务,努力挣钱养家,为这个家庭遮风挡雨,成为家里的顶梁柱;女人要承担照顾丈夫孩子的责任,当然包括吃喝拉撒,这是我们每个人必须也应该承担的基本责任,假如一个人就连这些基本的责任都不想承担,处处依赖父母,这是不负责任的,也是不成熟的。而之所以造成他们这样的依赖,父母的包揽和溺爱是最大的根源。
3
同事老袁今年37岁,有个女儿已经上一年级了。虽说是独女,可老袁没有把女儿捧在手心上,舍不得打舍不得骂,也没有“女孩要富养”的观念,从小他就注意培养女儿的独立意识。一岁让她分床睡,三岁上幼儿园开始就分房睡了,从小吃饭就她单独的碗勺,让她自己动手吃,哪怕饭粒洒了出来,弄脏了桌子,也不会呵斥她或是去帮忙,当然了,如果一味玩耍而把饭打翻了没吃到,老袁也是不会去喂饭的。孩子一开始也不愿意,也会哭,也撒娇闹脾气,但老袁从来不会心软或纵容,都是指出孩子的不对,再给孩子讲道理。久而久之,孩子便明白,撒娇和苦恼是行不通的,慢慢地就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了。
现在孩子上一年级了,有时老袁接了孩子放学带来单位,我总能看见小女孩安静地在一旁写作业,渴了就自己拿起杯子去装水喝,累了就自己趴在桌子上歇会,很少去打搅她爸爸,而老袁也只是偶尔往孩子那边看两眼,便安心地忙自己的工作。
听老袁说他女儿因为在幼儿园就养成了独立的性格,今年进入小学后,很快就适应了学校的生活,除了管理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外,还经常帮助其他同学,也因为表现出色而被老师选为班长。当了班长后,她女儿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更强了,就想表现得更好,因此形成了良性的循环。
4
没有天生依赖的孩子,只有包揽溺爱的父母,是父母错误的教育方式,造成了孩子无法独立自主。古人云:“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意识是说,给人鱼吃,不如教给他打渔的方法。作为孩子的父母,在教育方式上同样应该注意。父母如果包揽孩子的一切,只会使孩子养成依赖的行为习惯,无法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而丧失独立能力和人格的孩子只会成为一个不断奶的巨婴。只有教会孩子生存的方法,让孩子多锻炼,鼓励孩子独自面对和解决困难,孩子才能获得独立自主的能力,成长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让孩子学会自己做出选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甚至爸爸妈妈在孩子面前也可以适当的示弱,让孩子帮助家长做一些事情。
在让孩子学会独立这件事上,家长如果首先学会放手了,那么孩子就可以自己学会独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