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货币
有人对社交货币做过定义,定义为:凡是能买到别人的关注、评论、赞的事物都可以称之为社交货币。IP也就是社交货币,越强的IP,社交货币的面值越高,流通速度越快。
Affiliation 归属感:你有多少比例的用户有归属感?
Conversation 交流讨论:你的消费者中发起品牌相关的热烈讨论的人数占比多少?
Utility 实用价值:有多少人在和其他消费者的互动中获得了实用价值?
Advocacy 拥护性:你有多少拥护品牌的死忠粉?
Information 信息知识:有多少人感觉他们能与其他消费者进行有效的交流?
Identity 身份识别:你有多少用户能识别出其他用户
而今天,我们讨论的社交货币是从通讯录里面的好友这个更为细分的角度来看的。有不一样的地方,当然也有不合理的地方,但是,也肯定有独到的思考并且也是合理的地方。
我的思考或许重要,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你的思考会更重要,所以,重要的是问题,以及问题引发出的你的思考,那才是你的东西,那就是社交货币与Money的区别?问题先留给你,你可以参考以下我的解析,然后思考出你自己的答案。
社交货币与货币的联系
虽然,社交货币是虚拟的,和金钱没有关系,但是实际的金钱是检验社交货币质量的好方法。
我们不妨来做一个逻辑实验,实验如下:
首先,我有一个好东西,比如,知识星球,比如自己的喜马拉雅课程,或者什么微课之类的。
那是我花了精力制作的,我把它分享给一个经常问我问题的A,A说很好,待会儿马上加入社群。
可是俩天后,它发来一个信息说:“老师,是付费的呀?”,事实上,那个也不贵,也就9.9元.
之后我便没有动力回复他这个问题了,他很多次再次向我提问,我也实在抽不出时间来回复它了。
连屏蔽他信息的时间都没有腾留出来。这个没有多大问题吧?
其次,你有一个好东西,同样的道理,你也有自己的一个知识星球,我每周一到俩次问你问题,首先,我们不是很熟悉,你或许就是想通过9.9元的过滤漏斗优化自己的朋友圈,你分享给我了,我学习了部分试听内容(刚开始不知道要付费),感觉很好,突然跳出后面的内容需要付费,9.9元,于是我跑过来问你,“老师,是付费的呀?”,然后你没回,接着,我气愤,后面接连问了几个问题,你还是没回。最后我愤然删除了你的微信。
适当的实际货币可以是优化朋友圈的重要方法,通过这种方式,过滤掉认知低下的一群人,即使你控制不了自己,偶尔刷刷微信的朋友圈,你在大多数情况下所感受到的都是正能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