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不可以一天不吃,书,也不可以一天不读。
人为什么要读书?有太多的大家之言珠玉在前,无须我一草芥之民赘言其上,只有最真实的感觉:一天如果不去读书,我心空空荡荡。
在纸媒时代,我在书店买书,在地摊儿淘书,遇到喜爱之书,比喜爱之人更让我动情更让我勇敢,立即拿下,毫不犹豫。朋友相聚送书,朋友离别赠书,似乎,书是我唯一可以拿得出手而又真心懂得的礼物。
电子阅读,方便了买书方式。心仪之书只需在手机某些软件平台轻轻一点便可阅读,且不受时空限制。坐车时,候餐时,睡觉前,只要是一个人独处,便习惯地拿出手机,看书。
如今还可以听书,早上一边煮粥一边听书,连上蓝牙音箱,在家里边做家务也就边把一本书听完了。心里窃喜,好像偷了时间,占了极大的便宜。
我不觉得这是玷污了纸质版的书,就像同样的食材,蒸也好煮也罢,但做熟了吃,都可以充饥呀!
偶尔逛街遇到书店,已经迥然于传统过去的书店了,装饰精美,多卖文创,可供休息,可以聊天,附有香浓的咖啡奶茶果汁,以及丝丝入耳的背景音乐,更适合放松心情。书店之意不在书,然而有书可翻,总还是好的。
最近在读的纸质书有两本,都是雅趣的友人相赠,一本是汪曾祺的《人间有味,自在从容》,一本是《诗经名物图解》,闲暇翻起,心情立时澄空,如入悠悠禅境。而我却不再敢轻易送书于人,有时会觉得不如送吃的更来得容易。
读书和吃饭,构成了每日的小确幸。今天吃什么?总是不知道食堂会做出哪些蔬菜,满心期待。今天读什么?这是能够确定的,每周读一本书,这是今年给自己定的计划,先看书一共有多少页,然后每天平均看完七分之一。看着手机下面的进度条,不禁想到胡适的那句话,"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但是很怕给人家推荐书目,总有刚考上大学的学生要我给他推荐阅读书目。上了大学,时间充裕起来,能够想着看书,是一件好事。然而,如果他从来都很少看书,让我介绍书给他看,仿佛给一个不知根知底的人介绍对象一样,品味在哪里?喜好是什么?我都茫然无措。
所以,早一点看书,先把自己的底子垫好,才会渐渐地去找书看,去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看,书才会像多年来不离不弃的食物一样,慢慢地浸润到你的身体里,你的骨血里,你才会成长为你喜欢的那个人。
什么都在变化,校刊的形式与内容也在2019年更新,我喜欢这种变化,在变的过程中我们的初心还在,让你认识周遭与自己,是我们不变的初心。
所以,我爱我的一日三餐,也爱我的每一本书,是它们,让我成为镜子中的那个我,让我每一天满心期待地活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