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页来源:《跃迁》P42
拆书目的:了解高手提高成绩的规律
R阅读原文
泰德在棒球界的位置,一点儿不比巴菲特在金融圈的低。
他被称为“史上最佳击球手”,美国职业棒球联盟中最后一个年度击打率在0.4以上的球员[1] ,位列美国《体育新闻》(The Sporting News )杂志评选的史上百位最佳运动员第八位。
泰德在其影响深远的教科书《击打的科学》(The Science of Hitting )中,提出一个观点:高击打率的秘诀是不要每个球都打,只打“甜蜜区”[2] 的球。正确地击打甜蜜区的球,忽略其他区域的,就能保持最好成绩。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击球手,你必须等待一个好球 [3]。如果我总是去击打甜蜜区以外的球,那我根本不可能入选棒球名人堂。”
他把击打区域划分为77个,每个区域只有一个棒球大小。只有当球进入最理想区域时,才挥棒击打,这样能保持0.4的击打率。如果勉强去击打位于最边缘位置的球,他的击打率会降到0.3或0.2以下。所以,对于非核心区的球,任其嗖嗖从身边飞过,绝不挥棒。
这个策略听上去简单,实战运用时其实需要强大的定力,尤其是在重要赛事的胜负关头,几万名球场观众的神经就像吊了千吨货物的细钢丝,随时都会绷断,大家眼巴巴地看着你,希望你击出安打,这时候一个低球慢悠悠地进入非甜蜜区,像是个唾手可得的好机会,要不要试试看?要是不打,全场嘘声。这时要坚持“只打高价值的球”需要强大而冷静的内心,以及对于规律的定见。
棒球比赛有两类击打者。一类人是什么球都打,每次都全力以赴,力求全垒打 [4] 。这需要很强大的力量和体格,很多人甚至服禁药来提升力量。另一类人则是聪明的击打者,他们的先天条件不一定好,但是很聪明。他们只击打高概率的球,也不强求全垒打,只求把合适的球打到没有防守队员的地方。排名前十的击球手,都是后面这类人。泰德·威廉斯显然是后者中的高手。
高手就是在高价值领域,持续做正确动作的人。
I复述原文
高手只选择打高概率的球,把合适的球打到合适的区域才能提高击打率,做其他事也一样。在最可能获胜的地方,做正确的事,才能事半功倍,取得更大的成绩。
这首先要对自己的领域有足够的了解,掌握基本规律。
其次,要有自己的判断和选择,知道哪些是合适的球。
第三,要有定力,不受外界和他人意见的干扰。
A1激活旧知
我研究生课题的决定就是一个失败的典型。
因为课题进展不顺利,于是换了个不熟领域的课题。尽管勉强做完、毕业,但是现在离开学校肥厚的研究基础,再单独开展很困难,无法深钻。而我在其他领域的研究基础薄弱,如果申请课题要从零开始,比较尴尬。
如果当时能等一等,或者进一步分析一下原来课题不顺的原因,继续在熟悉的领域做事,现在就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A2催化应用
现在,我工作上就特别应该找准高价值区,做正确的动作。
职称、学术地位、临床水平是树立个人品牌的准绳,但这些的基础都是发表文章的积累,有足够高质量的文章才会有课题,才会在职称评定、学术交流中占用优势。那就要在完成正常工作之余特别注重素材积累,争取发表更多的质量更高的文章。
药品临床验证、授课、参会,不过是低价值区的事情,要排除外界干扰尽量避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