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刚刚看到一条微博,说中国缺乏三种教育:爱,性和死亡。我转发原博以表赞同。今天奇葩说就谈到了死亡这个话题,真的巧。
先说两句题外话:
①沈玉琳是我见过的台湾风格综艺咖里面最可爱的。
②邱晨和黄执中这讲故事的能力强得恐怖。
说完,收。
高中的时候我就跟雯姐说过,我顶多活到33岁。这跟高晓松去算命的故事极为相似,但我这是自己给自己算的命。33这个数字怎么来的,我也记不清楚了,我想可能是因为我偶像的原因吧,李小龙就是活到33岁就突然去世了。所以可能因此对33产生了某种情结,也是有可能的。狠奇怪,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高晓松说他在过35岁最后一天(他去算命说是能活到35岁)时,给自己说的一句话,真得让我羡慕:如果我能活过这一天,我就什么再也不会怕了。原话我记不清了,反正大概就是这意思。我喜欢这句话的原因是因为,从小到大,一直到现在我都是一直活在某种恐惧当中,你能想象一个连开门,乘电梯,打电话,甚至是看到喜欢的女生,都会感到无法克制的恐惧的感觉吗?我就是这样子,而且每一天都是这样,所以当他跟自己说,再也没有什么让他感到害怕的时候,我是真心的羡慕。所以我现在极其渴望33岁阳历生日那天的到来,我也想给自己这样的一个仪式感,告诉自己再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让我感到恐惧了。其实,我何尝不想明天就是我的最后一天呢,我太渴望这个仪式感的到来了,因为活在恐惧中真的不好玩。
邱晨在说自己得了癌症的时候我在想一个问题:如果我被通知得了癌症晚期我会怎么办。我想了,我会哭。但是再想想让我难受的原因,我靠,不怕大家笑话,竟然是觉得自己没有时间去实现我的梦想了。但是我的梦想是什么呢?这个还真不方便说,原因是,怕大家笑话。真的,其实之前我就想过关于梦想这个问题,结论就是如果我放弃了现在我所谓的梦想,我真得不知道活着还有什么奔头。活着都没有意思了,自然并不惧怕死亡,自然会异常坦然地接受它了。除此之外我对死亡真得是坦然到冷漠,冷漠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因为,尽管不能说死亡是美的(找不到更好的形容词了),但是我也不觉得死亡有任何不美之处。所以说,只要不影响我为自己的梦想做点事情,死不死亡我其实并不关心,或者说任何死亡都不足以使感到丝毫的伤感,因为在我看来都是极其平常,极其琐碎的小事中的一件,如是而已。这就是我的死亡观,同时也说明梦想这个现在很多人看来很幼稚的东西,是我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核心所在。不知道这样的活法会不会显得狠可怜。
邱晨在最后的发言说到了一句我极其认同的话,就是在你竭尽全力之后,再失败,你不会感到一丁点遗憾,你只会感到无限的平静与宽慰。我觉得这是一个真正信仰努力而不是信仰成功的人才会有的观念,是一个无法言传身教只能够通过切身体会才能够认识到的观念:竭尽全力是一个信仰努力的人最后的尊严,就像战死沙场是一个信仰无畏牺牲的战士的最后的尊严一样。我绝对算不上聪明,毕竟这么多年见过的聪明人还确实不少,但是我不谦虚地觉得自己算得上是一个努力的人。但是我并不是一直努力,所以偶尔会有遗憾,比如我的大学,我常想如果让现在的我再过一遍大学我能过得比之前精彩100倍,然而我突然发现,即使真得可以重新过,我也真得做不到让它精彩100倍。不知道为什么,刚刚突然想到的原因,现在想不起来了。。。科科
是,即使最后失败了,我也不会有遗憾,但是我现在还是希望我能够继续保持幸运,让我能够为自己的梦想做点什么再走。那将会非常圆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