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回到家里,儿子告诉我他因为我去广州出差,晚上没有回家,他自己一个人睡的。
儿子今年已经八岁多了,在小的时候就给他买过婴儿床,睡过一段时间,再大一点就不肯自己睡,要和大人一起睡。最近都是我陪他睡,如果我出差,他就会和妈妈、妹妹一起睡。除了偶尔情况下累极了,会自己睡着,都要我陪着才肯睡。
在港宝群里,曾有人讨论孩子多大就应该分床睡。我觉得这个可能没有统一的标准,应该结合自己家庭的情况比较合适。另外我们家有点特殊,就是孩子睡觉基本不盖被子。就是入睡前给他们盖好被子,晚上他们也会滚出被子,对大人的睡眠没有太大影响。
昨天晚上,我要儿子去我的床上睡,他说以后都要自己睡了。我听了心里很高兴,该来的这一天终于来了,从开始上幼儿园,上小学,从要大人接送到自行,从一定要大人陪睡到开始分房自己睡,孩子一天天长大,独立的能力越来越强。
儿子小的时候我抱的比较多,我是珍惜这样的机会,另外也顺便锻炼了身体。孩子从小依恋父母,但慢慢长大的过程中,和父母的距离越来越远。现在我的大女儿远在悉尼,最近一次见她还是一个月前,距离再上一次隔了两年多,下一次再见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儿子上幼儿园时,早上坐地铁有时我还会抱着他让他多睡一会。等上了小学,他就不再让我抱了,这时的他已经觉得再让大人抱就不好意思了。我有时候和他开玩笑,故意在外面抱他,他会竭尽全力尽快挣脱。这个时候我知道,儿子也开始离开我了。
因为参加“520”亲子记录营,我才会将这个时间记录下来,否则就会像以前带大女儿一样,时间长了小时候相伴的美好场景都成了模糊的回忆。
龙应台是一个作家,她的散文《目送》中“从牵着孩子幼小的手、情意满满的亲情,到青春后期孩子与自己渐行渐远的背影”“思及自己也曾是父母眼前一去不返的背影”,对于家庭和亲情,龙应台娓娓道来。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我们经常说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父母是孩子终身的老师。但现在我不这样认为,我认同龙应台所说“父母也是有‘保质期’的,而且很短,只有十年。孩子十岁以后,任凭父母百般努力、拼命补偿,也无济于事,因为你们过期了,很残酷,但也很现实。”
孩子从进入社会开始,父母对他的影响就逐渐减少。等到孩子再大一点,他们的见识可能已经超过了父母。他们开始有自己的圈子和自己的世界观,如果父母不能接纳和包容孩子的世界观,所谓代沟就不可避免。就是天天在一起,但心里的鸿沟会越来越宽。如果父母和孩子心灵相通,就是不在一起也仿佛就在眼前。有人问我大女儿如果留在澳洲我会怎么想,我说很好啊,她能独立生活,能够选择自己的生活就是对我养育她最好的回报。
读一些关于教育培养孩子的书,学习一些具体的知识和方法固然好,但能读一些类似《目送》这样的书,慢慢地去体会到作者的感受,自己悟出培养孩子的道理,让我们能独立思考,有自己的理念可能更能帮助我们养育好自己的孩子。
注:大前天晚上我在广州出差,没有回来,儿子开始独立睡觉。前天晚上,儿子睡下以后我帮他关灯关门。昨天晚上,儿子拒绝我帮他关灯关门,他要自己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