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开始跟朋友们一起读银行螺丝钉的《定投十年财务自由》这本书。
以下是小伙伴倩姐领读的前言及第一章的一些精华摘抄。
一对台湾小夫妻的真实案例:
他们的目标是,在10年内,攒下足够的资产,实现财务自由。
他们是怎么实现的呢?主要有三点:节流、开源、依靠基金分红建立被动收入来源。
先说节流。这对夫妻为了攒钱极为节省,蜜月旅行选择了徒步爬山,只花了几百元,平日从不乱买零食饮料,总是自己种菜做饭。他们在收入提高后,还制定了一个规则:每年只花掉收入的10%,将剩下的90%全部存下来,定期投到指数基金上。
从这对夫妻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这对小夫妻“太过分、太小气”,但他们不是“葛朗台”式的抠门。葛朗台是为了抠而抠,而这对小夫妻是有自己的理想。他们愿意为了自己的理想忍受10年的辛苦生活,之后就可以享受自己想要的生活了。这样有理想和行动力的人是很可敬的。
定投前的准备
养成3个理财好习惯,受益终身
好习惯一:把每月开支分成4份,避免把钱早早花完
好习惯二:养成记账的习惯
好习惯三:做好预算
这里有朋友会觉得“砍掉消费项目”是非常困难的,怎么办呢?
其实有一个小窍门挺好用的,可以用“为物品贴上生命标签”这个法。比如设定一杯星巴克咖啡=3小时生命,一件大衣=300小时生命(此处假定时薪为10元)等,这样,就可以很清楚地知道每一项消费的价值是多少,再问问自己这样值得吗。
第一章划重点:
①复利滚雪球的原理告诉我们,投资要趁早。
②学会两条腿走路,防御与进攻双管齐下。30岁之前,优先提升自己,获得稳定的资产增值;将现金流定投到低估值的指数基金上放大收益。中年以后要注意节流,聚焦主业,定期检查,重新调整规划。
③人性的不耐和懒惰,是人们陷入贫穷的根本原因。我们想要变得富有,就需要先拥有富人的思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