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老杨过年走亲戚时认识了老王,当时老杨还是小杨,老王还是小王。
两人二十出头年纪,小王是村里的,本来和小镇青年一样出去打工,还不到一年。一次小王爸在姐姐店里买了酒去熟食店,吃饱了也喝得醉醺醺,晚上六点天色朦胧,小王爸就要骑着摩托回家。
小镇到小王村里得半小时,小王爸就倒在二十分钟里,一个转弯,连人带摩托甩出去,倒在路边田里等人发现送医院时,命倒是捡回来了,腿基本废了。
小王妈有风湿,常年腿脚疼痛。两人没事老跟小王抱怨,日子不好过,两个废人,连盐巴都要隔壁去借,田里的庄稼没收玉米快烂在地里,再不回来你就见不到我们了。
小王经不住念叨,收拾包袱坐了六小时摇摇晃晃的火车,回家。种了几年地的她,皮肤黝黑,但是小王脸上的骨骼生得好,不是小镇人的圆脸,倒像是西方人的面相,颇有一副黑美人的姿色。
一心只顾应付爸妈唠叨伺候家里的小王哪有时间找对象。别说,这正合小杨心意。知道是王婶的侄女,小杨第二天就提了烟酒到王婶家。
经王婶一撮和,两个小青年对彼此的感觉都挺好,相处下来觉得还不错。虽然小杨妈不喜欢小王,但拗不过儿子,没办法,成了!
小杨和小王倒是欢喜,小杨说了,要努力工作以后给小王盖新房,外头贴上瓷砖,里头要宽敞明亮,还要弄一个小阳台种满小王喜欢的花。但小王妈的嫌弃也是赤裸裸的。
小杨妈嫌小王是村里人,每天只知道庄稼土地天气的,小杨虽然是清洁工,但在小杨妈心里他是小镇唯一的真正意义上的清洁工。
小镇的小学和中学道路清洁都是小杨负责,每天开着小三轮垃圾车就去工作了,他扫过拖过的地那叫一个干净,仿佛这地生来就是这个面貌。去年小杨还被评为小镇劳模,锦旗挂在屋里客厅最显眼的位置,一进屋就准让你先看到。
自打小王进家门以来,小杨妈倒好,每日清闲悠哉,不是去每天变着法儿得跳广场舞就是找隔壁大妈唠嗑打麻将,还每天变着法儿给小王找茬。
小王除了到小杨家地里伺候玉米水稻,洗衣做饭、端茶送水,还常常要忍受小杨妈的抱怨指责,这不行那不行,不管小王怎么说怎么做,在小杨妈看来就是小杨每天要面对的——垃圾。
小王任劳任怨,没找小杨说过半句坏话,心想着自己多做事少说话,事情做好了家人自然满意对自己态度就好了。小王还是太天真。这不就出事了。
结婚十年了还没个孩子,老杨妈对老王更是变本加厉,觉得这女人,晦气,看她干瘪的乳房和扁平的屁股,能生出娃来?老杨家要毁在她手里喽。唉。老杨妈对小王的不满一日多过一日。
夏天的雨来得急,声势浩大。那天吃过晚饭,天完全黑下来,伸手不见五指,老杨闲着无事去隔壁兄弟家喝酒。暴雨说来就来。狂风起,颗粒大的雨点下来了,先是稀疏几颗落下来,继而雨滴越加密集。
老杨妈想起小杨还没回来,叫老王赶紧骑电动车去接他,明天老杨还要上班,这雨要是下个不停怎么得了。老王去了。雨越下越大。前面的大卡车呼啸而来,贴着小王身边过去,好险。
几分钟后,暴雨排山倒海式砸下来,急急地打在地上,穿雨衣骑小电动车的小王哪儿顶得住,让车时就给摔了,电动车砸在身上,老王身体可没有小王爸那么硬朗,当场晕过去,又加上雨天没有被及时发现,身体虚弱,没送到医院就没了。
老杨又是自责又是怨恨,这样恶劣天气为什么还让她出去。自打老王走后,老杨心里总是放不下,茶饭不思,见到老妈就一股子怒气,总是在吵架边缘和吵架中游走。
老杨妈刚开始也觉出自己的不对,哭过也悔过,但老杨的无穷无尽的怒气用完了她对老王的善意,吵架的话越来越难听,从开始嫌弃说老杨的不是到演变成老王的批斗指责。
老杨到最后实在受不了就从家里搬出来,自己租到王婶楼下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