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政治零售”——笨办法的勤奋
也许对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你并不熟悉,甚至我还是第一次听他的故事(孤陋寡闻,鄙视脸)。他是肯尼迪遇刺后继任的总统,虽说是运气好,但他当总统的进阶之路却不是靠什么运气,而是勤奋。
他没有演讲的天赋,没有雄厚的资本支撑。
他用笨办法,意外打开另外一种可能。
演讲不在行,他就驱车去高原上挨家挨户拜访拉选票,
初到华盛顿没有人脉,就去秘书们使用的公共卫生间露脸拓展。
他用“政治零售”这种方式快速飞升,终于修得正果。
“政治零售”的方法,看似损失了连接的效率,但是这种笨办法,却提高了连接的质量。人们更愿意连接看得着、摸得到的真实的人和事物。
比如经常扫楼办信用卡,发传单的,他们使用的就是这种方法,只不过时间不对,转化率不是很高。
02互联网获客成本持续走高,该怎么办?
互联网给我们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可能,但随着流量红利的消失,获客成本持续走高,一名电商创业者自述,他们每个月要花近百万元买流量,一个下载App用户的成本为40元以上,但7成的人下载后都没有消费,“每10个人下载我们的App,就有近300元人民币被白白浪费掉”。这些是探索中的中小型企业所无力长期负担的。
林登·约翰逊的故事提醒我们:
第一:在互联网时代,流量路线也未必是唯一正确的道路。比起连接的效率,连接的质量更加重要。比起虚幻的魅力,真实的感知更加值钱。
这也是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探索“新零售”,比如:盒马生鲜、小米之家等,总之,回归线下连接的价值和质量,用真实的感知打动用户,影响用户,比虚幻的互联网更踏实。
第二:踏踏实实做好用户的后续运营,打造口碑传播
金杯银杯不如用户的口碑,利用用户口碑做裂变,让用户自主传播品牌价值,将真实用户的价值最大化,将会有源源不断的新流量涌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