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听了一本书《四千周》,人生的历程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产生的结果迥异。如果用年去丈量,会发现很长,如果用周去思考,会有一些紧张感。
比如说,如果一个人20岁,到60岁,还有40年,觉得时间还长呢。用月丈量,哪有480个月,稍微有些焦虑。如果用周来计算,也就是2000周左右,是不是感觉有很特殊。
这还没完,如果拿一张纸,画出格子来,每周过完后化掉,这时候会是什么感受呢,是不是会有向死而生的味道呢。
这样做的好处,那就是会让自己格外珍惜当下。当然,也有可能产生反作用力,就是,怎么也这样子了,该咋滴咋滴。
很多时候,我们非常不喜欢接受挑战,总是喜欢做容易简单的事情,因为这样不需要耗费自己更多的精力和能量。
如何精进,掌握一些能够穿越时间、遵循常识的东西。
偶尔一日,跟一个人聊天,她的做法应该有代表性。事情是这样子,小Z做为所谓的单位学习委员,每天会寻找、整理、推送一些课程给大家,有些人每天领取,学习,思考,践行。有些人没有领取,只是看一看。有些人将课程下载下来,然后想着,等有时间了,自己一定会好好学习,想不到的是,这一等,会至少1年过去,有价值的材料也就放在了那里而已,打开的几率几近为零。是不是也经常发生在自己身上呢?
道理很多人都懂,日进一尺,积小胜为大胜,每天进步一点点,量变引起质变,积沙成丘等等,但是,是正确的事做起来总是很难,最终做到的是少数,而不经意间,自己却成为了大多数。
2023年来了,很多人又会立flag,然而,惊人的是,年年立flag,年年无法实现,周而复始。
仔细观察一下,身边很多人会说,新的一年要健身,于是买了装备,发了朋友圈,立了誓言。刚开始的一周,每天都在锻炼,一个月后,变成每周一次,再就是每半个月一次,接着会找一堆的理由,每月一次。最让人无法理解的是,后来不知不觉竟然忘了。
等到了年底,看到同样坚持锻炼的人,身体素质那样好,才想起来自己雄心勃勃的当初。这时候最大的感触,经常喃喃自语,如果我坚持锻炼一年,那么我也会如此的健壮。如果我每天读几页书,一年下来,会进步很多。如果经常思考,会让自己深入理解很多。然而,现实的是,该刷短视频还是刷短视频,该看抖音接着看抖音,做一些总是无法控制住自己的事情。
周而复始,一年有一年,年年如是。
最后得出的结论,精进这件事情,那不是自己能做到,自己就不是那样的人,还是过平凡普通的生活吧,一晃几十年流失掉。
道德经 三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过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