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事多数都是九零后,时常看到他们在群聊时表情包不断,有时甚至是通过斗图来沟通感情。我以前不太用表情包,一来感觉有点不够正式,过于轻松随意;二来觉得自己单靠语言也可以把事情讲得清楚,不需要通过表情包辅助达意。
不过很快我就理解到了表情包的多重价值,甚至开始主动学习起表情包的设计和制作。
表情包的魅力究竟在哪里?
微信的创始人张小龙是一个标准的产品经理,低调冷静在程序设计中。其实很早以前小米也有一款社交产品叫做“米聊”,并且一度是微信对标赶超的目标。
雷军,其实包括马云在内,他们都是一个个口才了得,自信外向,青年得志的成功典范,所以站在他们的视角,很少能体会宅男宅女隔着屏幕表达情绪时会遇到的痛点。而技术男张小龙对这个点的把握入木三分,所以微信的表情包做得比较早,也比较成熟。
生活中,面对面的情绪表达是由三个方面组成的:面部表情、语言声调以及肢体动作。而转到网络交流,前期就只有语言本身被保留下来,剩下两方面都无法得到传递。表情包的价值就是承接了这两项重要因素的缺失,尤其是包含了文字的表情包,我们在接收时心中都会默念一遍,就像配音一样,沟通一下就变得立体起来。
另外,表情包的价值还在于拉近沟通者心理上的距离。
有的表情包,例如尔康“大鼻孔”的表情包背后其实是看过还珠格格那代青年的集体回忆。因为我抛出的梗你能懂,所以我们的交流更默契。
第三,表情包一定程度上表达了用户的个性。
年轻人多数自我价值感比较高,希望展现自己的个性和品味,通过语言以外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审美和与众不同。尤其是在虚拟世界里,年轻人自己的主场,外表木讷的严肃脸一秒钟变身活泼灵动小逗比,让我们感受到一个卸下面具后真实的灵魂。
“华与华: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这本书里,品牌高手定义超级符号就是兼具信息量和指导性,聚集了强大的控制力。人人都看得懂,潜意识中接受它的指引。比如图腾对于一个部落的意义,熊猫对于我们国民的意义,以及“蓝瓶的”对于一家药厂的意义。

表情包的应用
“微笑脸”慎用。因为大家普遍感受这个表情有点类似于“呵呵”,过于官方和职业化,缺少一些温度。对比其他笑脸,要么是眯眼笑,要么是呲牙笑,传递的都是发自内心的真诚。这个微笑脸眼睛是瞪圆的,嘴形是标准弧线,有点皮笑肉不笑的意味。
另外,表情包适用于一段对话的结束。回复“笑脸”的基本是上年纪的亲切长者,回复“好”多数是高冷的领导,回复一个恰当的表情包就会显得比较贴心,省去了对方用什么回复你的煞费苦心。
当然最好的沟通还是一次面对面的交流,一次惊喜的通话,一封意外的信件,一刻相聚的欢愉,一夕促膝的长谈以及一束鲜花的清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