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一首诗的时间读书散文
《成为我自己:欧文 亚隆回忆录》

《成为我自己:欧文 亚隆回忆录》

作者: 倚夕 | 来源:发表于2022-01-11 23:41 被阅读0次

双向链接。作者从治疗场景讲起,随着与患者的交谈,故事在某一刻会突然转了个弯,走向治疗人,伸向那或许记得却不曾深思的某段记忆。书中第一次提及作者的死亡记忆,是关于小时候的第一次死亡距离,一个不曾深交的人却记得他的死亡事件,“肯定意味着,死亡明显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但是我选择不直接去思考它”。

“与母亲的关系”,好像是一个经常会出现在心理/成长相关的问题。通过患者的“我想要她走”案例,触发了作者和其母亲的互相疏远的记忆,“宗教战争”则是作者与其家庭的关系,经历过二战的犹太家庭,旧世界与新世界的对望与隔离,彼此间的爱与压抑,“他们希望我不同,希望我会很好。他们希望我在外面的世界确定成功,但是,与此同时,他们肯定担心他们自己世界的终结”;“你被卡在了两个世界之间:你既不了解也不尊重旧世界,但是你还没有看到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其中一段作者为自己治疗的对话,对话中治疗者对患者的表达捕捉、语言引导,让人惊呼的精准与深入)

文学的靠近与创作。后半部分到事业的描述,作者一半在治疗,一半在阅读与创作,其中阅读除了精神分析相关,更多的偏向于文学思想,尤其对存在主义深入研究,致力于将其思想应用于团体治疗,“我阅读的哲学书籍越多,越认识到精神病学忽略了多少深刻的思想”,介绍了很多相关的代表人物及著作。介绍了自己在学习存在主义的过程中,认识到阅读的局限性,重要的是从事个人的冥想练习,提及了到印度的一次学习旅程——内观教学,“没有忧虑,没有焦虑,没有自我意识,也没有分离感,只有妙音盈耳,一股暖流从天而降,沐浴全身”,并提出在宁静之外,要记得“没有自我意识”的代价。

“故事不仅是生活叙事,是对人类欲望、恐惧,还有对意义的追寻的探索,而我被完全迷住了。痴迷于戏剧的双重意义——不仅关于一个特定的存在,而且是关于在整个文化中发生的平行过程”

“历史是已经发生的小说,小说是可能发生的历史。”刚开始读到这句话只是觉得之前在其他地方也看到过,并没有深想,而作者的结论又再一次让自己对其深邃的思想感慨,作者提及后半句变成了他的创作之魂,在历史的基石上,去创造心理治疗之花,然后有了《当尼采在哭泣》,《叔本华的治疗》。让自己又想起了《时间的女儿》,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机会,在历史之上,也为自己的专业写一段可能存在于平行空间的小故事。

团体治疗

1.关系重建。“大部分患者陷入绝望之中,是因为他们不能建立和维持相互滋养的人际关系,团体是社会的缩影,团体治疗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舞台,探索和改变与人打交道的不良模式”

2.治疗师不能高高在上。

“还有你那件自命不凡的条纹衬衫,我讨厌它。每当你穿上它,我都会退避三舍。我讨厌它说的话”,

“它说什么了?”

“它说,我解决了自己所有的问题,告诉我你的问题吧”。

死亡与意义

“狄更斯的《圣诞颂歌》中的斯克鲁奇,在故事的开头,他是一个吝啬的、离群索居的家伙,但到最后,他成了一个善良、慷慨和深受爱戴的人。这种转变从何而来?因为狄更斯给他下了一剂猛药——存在主义冲击疗法,让未来之灵叫他看到自己的墓地以及墓碑上自己的名字”

————每日碎碎念  分界线————

由于简书的日更而后移的玩手机时间,再次导致了熬夜…又是没有赶上班车的一天,靠在后排的座扶上,强睁着因为阳光与疲惫睁不开的眼/生活有点难.jpg。

自寻亮点

和同事聊天,提及到周末丧失了活动的兴趣与动力,瘫着的话虽然当时很享受,过去后又有种啥也没干的空落。就像书中提及的以工作来抵消死亡焦虑吧,“做点什么”的焦虑一直在推着我们向前走,只有走在它的前面才能有真正的安然吧,属于强者的生活控制力?或许也有不排斥且能按着自己步调走的淡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为我自己:欧文 亚隆回忆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rzic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