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老人说她老,应该是名副其实的,她一头略显密匝匝的头发已经雪白,那丝瓜脸满是皱纹。这一点儿也不奇怪,她已经是九十三岁高龄,怎么可能还像十八九岁少女时代那样,有那样漂亮的瓜子脸呢?但她的眼睛却很明亮,丝毫不为岁月的流失而黯淡无光。
如果你见到这个身材中等的老人,看见她如此精神矍铄,你肯定也会莫名惊诧,就像友邦对我龙腾九霄惊诧莫名是一个样子的。
她家住在农校生活区,我是到离她家不远的聂耳广场时认识她的。当然她也认识我,从她每当遇到我时就喊我姜老师可以知道。她的年龄跟我父亲差不多大,她却依然喊我为老师,这就让我感动不已。
认识她是很偶然的。说实话也不怕人发笑,由于到西南边陲,就是靠打工和做些小本生意为生,因而除买了一幢房子外,根本无力买车,更甭说什么豪车了,想都甭想。我用于代步的还是永久牌单车,是我花一百元买的二手单车。
那天骑车去聂耳广场游玩,到农校附近的马路上,正好遇到她从斑马线走过来。我赶紧刹车,虽然没撞着她,但她为了避让我,居然很意外地跌倒了。
我赶紧停车,来不及多想,就想跑上前把她扶起来。可就在这时候,我却听到有人喊我说:“小姜,不要动她,当心碰瓷!”
我抬头一看,就见我媳妇的一个亲戚阿姨从马路对面走过来。那时我还有些年轻,但年轻人也喊我大爹了,阿姨喊我小姜,她当然年龄要比我大二十多岁。
俗话说:生姜还是老的辣。又有人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听了阿姨的话,我吓得直冒冷汗,我宛若已看见倒地老女人被我送到医院,以及她的家人围着我向我勒索巨额赔款的情景,我赶紧止住我的脚步,收回我要搀她起来的手。
我心里说,老奶奶,莫怪我冷酷无情,因为这个缺乏相互信任的年代,让我不能把您扶起来。我更对我家亲戚阿姨感激不已,好在她来得正是时候,让我免于沦陷进一场被讹诈的漩涡中。
然而,就在这时,倒地的老女人却在地上坐起了身子,她对阿姨说:“小李,是我啊!”阿姨一看是她,忙对我说:“小姜,快扶她起来,这是常阿姨,人挺好的,她绝对不会给你添上麻烦!”
我赶紧扶她起来,她只是轻轻地摔了一跤,跌得不是太重,没伤筋动骨,也没有丝毫擦伤。她让我扶着她走了几步路,略微活动活动就好了。
我们就这样认识了,鲁迅笔下出现的车夫扶老女人去前边那啥的情景,根本没有在我的文章中出现。
那天我接下来没有去聂耳广场,而是跟李阿姨一道陪着常奶奶去到她家。她跟她的一个孙子生活在一起,孙子夫妇都去上班了还没回来,孩子在三中上学也还没放学。
她家房子还不小,有一百二十平方米,家中的陈设就不需要多说了,当然是城里人常见的布置,所不同的是她家客厅墙上挂满了字画,那都是她在老年大学的杰作。
她忙着给我们泡茶,茶是普洱茶,不过被李阿姨抢手夺脚地泡好了茶。
从那以后,我才知常奶奶还是一个高级别的人,一月工资不多,就万把块钱吧,不过比我高多了。她也知道我以前代过几天课,从此遇到我就喊我姜老师,喊得我脸上火辣辣的。愧不敢当啊,何况是常奶奶这样一位当年的巾帼豪杰喊我呢。
她很喜欢写字绘画,写的是欧体字,画的是国画。她的欧体字刚柔相济的风格别具一格,她的国画山水和花鸟草虫很有画圣齐白石的风味。就是这样一位老人,拿起羊毫毛笔来,手竟然一点儿也不颤抖,这就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当她得知我在手机上写一些所谓文章的东东时,她居然拿出三张百元大钞来给我,说是给我的润笔,让我把她年轻时投笔从戎的事情记录下来。她说不是为了显摆,而是她忘不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我的敬爱的常奶奶,您让我把您的如烟往事写到文章中,我会去写的,但您给我的钱我说什么也不会收,尽管您霸气侧漏地说,我不差钱!我也不会收您的钱。
# 简书北京公会助力,好文上热门#
活动传送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