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孙子兵法的三十六计

孙子兵法的三十六计

作者: 林间雨桐 | 来源:发表于2020-03-01 23:31 被阅读0次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现存最早最著名的兵法,又名孙武兵法,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人孙武所作。这本书被称为中国古代的兵学圣典。“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道出了军事理论对古代政治的重要影响。赵国的赵括因纸上谈兵而遗臭万年,但齐国的孙子兵法却流芳百世,可见孙子兵法的理论中充分具备了实战性。曹操曾说过: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著深矣;唐太宗也说:朕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孙子兵法中的36计,在现如今依然影响了很多的军事家和企业家,例如日本的知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和著名的投资家孙正义。并且孙子兵法入选美国西点军校和哈佛商学院管理必读经典,可见这本著作的深刻影响。

    大家所熟知的三十六计,其实很多都是我们日常熟悉使用的成语。孙子兵法具体包含如下这三十六计: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釜底抽薪,浑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途代虢,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癫,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策。其实每一种计谋都展现了作者对强弱关系,胜与败,敌与我,主与客,众与寡的辩证关系的诸多思考。毛泽东曾经评价过《孙子兵法》说:"中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子书上'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句话,是包括学习和使用两个阶段说的,包括认识世界中的发展规律,并按照这些规律,去决定自己的行动克服当前敌人而说的;我们不要轻看这句话。"

    孙子兵法可以作为成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的成语,就可以想见,这套兵法不仅仅是在战争年代使用于军事,也同样可以在生活中,职场中,用这三十六计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以下为三十六计的注解:

第一计 瞒天过海:认为准备万分周到,就容易松劲;平时看惯了的,就往往不在怀疑了,秘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

第二计 围魏救赵:树敌不可过多,对敌要各个击破,对现在还不忙于消灭的,要隐藏我们的意图。

第三计 借刀杀人:作战 的对象已经确定,而朋友的态度还不稳定,要诱导朋友去消灭敌人,避免消耗自己的力量。

第四计 以逸待劳:控制敌方力量发展的命脉来扼杀他,而不采取进攻的形势,这就是“损刚益柔”原理的演用。

第五计 趁火打劫:敌方的危机很大,就乘机取利,用优势力量攻击软弱的。

第六计 声东击西:敌人乱撞瞎碰,摸不清情况,这是《易经》“萃”封上所说的“坤下兑上”的混乱征状。必须利用敌方失去控制力的时机加以消灭。

第七计 无中生有:无中生有是运用假象,但不是弄假到底。而是使假象变真象,大小假象,掩护真象。

第八计 暗渡陈仓:故意暴露行动,利用敌方固守的时机,便主动偷袭。

第九计 隔岸观火:敌人内部分裂,秩序混乱,我便等待他发生暴乱,那时敌人穷凶极恶,翻目仇杀,势必自行灭亡。要根据敌人变动作好准备;作好准备之后,还要根据敌人的变动而行动。

第十计 笑里藏刀:使敌人相信我方,并使其麻痹松懈,我则暗中策划,充分准备,一有机会,立即动手,使他来不及应变,这是暗中厉害,表面柔和的策略。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当局势发展有所损失的时候,要舍得局部的损失,以换取全局的优势。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微小的漏洞必须利用,微小的利益,也必须获得。变敌人小的疏忽,为我方小的胜利。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有怀疑的就要侦察实情,完全掌握了实情再行动。反复侦察,是发现暗藏敌人的因素。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有用的不可以利用,怕的是我不能控制它,不能利用的却要去利用,因为我完全可以控制它,利用不能用的而控制它,这不是我受别人的支配,而是我支配别人。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等待天时对敌方不利时再去围困他,用人假象去诱骗他“往前有危险,就返身离开”。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逼得敌人无路可走,就会遭到坚决的反扑;让他逃走,就会消灭敌人的气势,再行再以捕捉。这样用兵可以避免流血,不逼迫敌人,并让他相信,这对战争是有利的。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用类似的东西去迷惑敌人,使敌人遭懵上当。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彻底地摧毁敌人的主力,抓住他的首领,借以粉碎他的战争机构,这是一场激烈的总决战。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力量上不能战胜敌人,可以瓦解他的气势,这就是《易经》兑下乾上的《履卦》上所说的“柔履刚”的办法。

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乘着敌人内部混乱,利用他还是弱小而没有主见,他随从我,像人随着天时吃饭、休息一样。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保存阵地的原形,造成强大的声势,使友军不怀疑,敌人也不敢贸然进犯,而我却可以隐蔽地击破另一支敌军。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对弱小的敌人,要加以包围歼灭;对垂死挣扎的敌人,如果从后面急追远赶,那是很不利的。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处于(扭转)不利的形势(局面),要考虑(阻止)它发展的方向(趋势),(利于)攻取附近的地方,就有利,(不利于)攻击远隔的地方,就有害。

第二十四计 假途代虢:对处的两个强大敌人中间的国家,敌人胁迫它时,我方却作援求它,立即出兵。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多次变动敌人的阵容,把他的兵力调开,等待他自己败阵,然后用谋进攻他。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强大的慑服弱小的,要用警戒的方法来诱导它。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癫:宁可假装不知道的,不行动,不可假装知道而轻举妄动。要沉着,不要泄露一点机密,就像迅猛激烈的云雷,在冬季藏入地下般的平静。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故意露出破绽,引诱敌人深入我方,然后选择有利时机,断绝敌人的前应和后援,使它完全处于死地。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借别人的局面布成阵势,兵力弱小的看来阵容也显得强大。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有空子就要插脚进去,扼住他的主脑机关。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兵力强大的,就要攻打他的将帅;将帅明智的,就打击他的情绪。将帅斗志衰弱、部队士气消沉,他的气势必定自行萎缩。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空虚的就让它空虚,使人更加难以揣测;在进攻和防御中运用空虚的战术来隐蔽自己的空虚,越发显得用兵出奇。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在疑阵中再布置一层疑阵。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人不自己迫害自己,受迫害必然是真的;真的变假,间谍便乘机活动。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敌方兵力强大,不能硬打,应当运用谋略,使仓储自相牵制,借以削弱他的力量。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全军退却,甩开敌人,以退为进,待机破败,这是不违背正常的法则的。

相关文章

  • 剧情吧之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剧情介绍

    剧情吧之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剧情介绍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剧情介绍 电视剧《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是由张智胜、张辉力执导...

  • 初读《善战者说》

    你知道《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的区别吗? “美人计”是源于《孙子兵法》还是《三十六计》? 《孙子兵法》是什么时候...

  • 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

    强迫症的我特别想知道三十六计的由来,结果发现《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不是一回事。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经常一起出现,有...

  •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读书笔记2020-04-26

    《孙子兵法》的价值观 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是完全不一样的,三十六计里面的计是奇谋巧计、阴谋诡计。而孙子兵法的计是计算...

  • 善战者说——提升你的战略思维

    厘清一个关系,《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不是等价的,《三十六计》是通过通俗易懂的故事来传播用兵的方法,《孙子兵法》...

  • 善战者说—提升你的战略思维

    厘清一个关系,《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不是等价的,《三十六计》是通过通俗易懂的故事来传播用兵的方法,《孙子兵法》...

  • 计 五事七计 一

    说到孙子兵法,原先我认为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是一起出现的,听了”得到“我才知道了,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不是一回事,三十...

  • 扈光珉:孙子兵法中有美人计吗?没有

    三十六计中绝大多数计策与《孙子兵法》无关,至于大家熟悉的三十六计“走为上”、“美人计”更是与《孙子兵法》半毛钱关系...

  • 自媒体平台真正的核心推荐机制,你了解多少?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三十六计和孙子兵法有一定的区别的,三十六计为术,是方式;孙子兵法是道,是思想,是信念。 就兵...

  • 《孙子兵法》的价值观

    一直以来很多人总喜欢把《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联系起来,市面上甚至还出版了《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其实这两本书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孙子兵法的三十六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scdk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