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3 年 5 月 8 日清晨,天京城外校场,两万余名太平军将士整齐列队。初夏的阳光洒在他们的盔甲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战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即将开启的壮烈征程。洪秀全、杨秀清等一众将领立于高台之上,神情肃穆。
林凤祥、李开芳并肩而立,二人皆是身材魁梧,眼神中透着坚毅与果敢。林凤祥紧了紧腰间的佩刀,低声对李开芳说道:“此次北伐,担子不轻啊。” 李开芳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怕什么!咱们一路打到天津,让清妖知道太平军的厉害!”
洪秀全扫视着台下的将士,声音洪亮:“林凤祥、李开芳听令!今命你二人率两万精锐北伐,直捣清廷老巢!望你们不负众望,凯旋而归!” 林凤祥、李开芳齐刷刷跪下,齐声应道:“末将定当竭尽全力,不辱使命!”
随着一声号角响起,北伐军踏上征程。队伍如一条黑色长龙,浩浩荡荡向北进发。沿途百姓听闻太平军纪律严明,纷纷打开家门,送上食物和水。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拉着林凤祥的马缰绳,颤抖着说:“将军,盼你们早日赶走清妖,让我们过上好日子啊!” 林凤祥俯身握住老者的手:“老伯放心,我们定不辜负百姓期望!”
北伐军一路势如破竹,接连攻克滁州、临淮关、凤阳等地。每到一处,清军望风而逃,百姓夹道欢迎。林凤祥在军帐中铺开地图,手指划过一个个地名,对李开芳说:“照这势头,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打到天津!” 李开芳点头,眼中满是兴奋:“到那时,洪秀全天王说不定能在紫禁城登基!”
然而,随着北伐军深入清廷腹地,补给逐渐困难起来。深秋的寒风中,士兵们身上的单衣显得格外单薄,粮草也开始短缺。林凤祥望着士兵们疲惫的面容,心中焦急万分:“这样下去不行,得尽快找到补给点。” 李开芳提议:“不如攻下沧州,那里粮草充足。”
攻打沧州时,清军拼死抵抗。城墙上箭矢如雨,滚木礌石不断落下。林凤祥挥舞着战刀,大喊:“兄弟们,冲啊!拿下沧州,就有吃有穿了!” 在他的鼓舞下,太平军将士们奋勇向前,终于攻破沧州城。但这一战,也让北伐军伤亡不小。
1854 年初,北伐军进至天津附近。此时的清军已反应过来,调集大量兵力围堵。僧格林沁率领的蒙古骑兵如同潮水般涌来,马蹄声震得大地都在颤抖。林凤祥望着远处密密麻麻的清军,意识到形势严峻:“孤军深入,后援不至,我们必须找地方固守。”
北伐军退守直隶东光县连镇。清军将连镇围得水泄不通,日夜发起攻击。林凤祥站在城墙上,看着城下如蚂蚁般的清军,对李开芳说:“开芳,你带一支精锐突围,去寻找援军。这里由我坚守。” 李开芳红了眼眶:“大哥,要走一起走!” 林凤祥却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别废话!保存实力要紧!”
李开芳率部突围后,林凤祥独自坚守连镇。清军的炮火不断轰击城墙,城内粮草一天天减少,伤病员也越来越多。林凤祥拖着疲惫的身躯,穿梭在各个防线,鼓舞着士兵们的士气:“兄弟们,再坚持坚持!援军一定会来!”
然而,援军迟迟未到。1855 年 3 月的一天,连镇防线终于被清军攻破。林凤祥在混战中受伤被俘,他被铁链锁住,押往北京。一路上,百姓们看着这位铁骨铮铮的将领,无不叹息落泪。林凤祥却昂首挺胸,眼神中没有丝毫畏惧。
在北京的刑场上,林凤祥望着天空,喃喃自语:“太平天国大业未竟,凤祥有愧……” ,随后就被凌迟处死,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另一边,李开芳突围后,辗转来到山东茌平县冯官屯。清军很快追至,将冯官屯团团围住。李开芳凭借着出色的指挥,带领士兵们一次次打退清军的进攻。但清军引黄河水灌进屯子,冯官屯变成一片泽国。
李开芳看着泡在水中的士兵,心如刀绞。他知道,大势已去。当清军再次发起进攻时,李开芳骑着马,手持长枪,冲进敌阵,试图做最后的抵抗。最终,因寡不敌众,他力竭被俘。
1855 年 6 月,李开芳被押解到北京。在刑场上,他望着远方,想起与林凤祥并肩作战的日子,嘴角露出一丝苦笑。随着刽子手的大刀落下,李开芳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
林凤祥、李开芳的北伐征程,虽然以失败告终,但他们的英勇事迹和不屈精神,却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用热血和生命,书写了太平天国历史上悲壮的一章,也让后人记住了这两位铁骨铮铮的将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