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大学》读后感

《大学》读后感

作者: 杨继慧 | 来源:发表于2022-12-07 11:34 被阅读0次

    在知天命的年龄,对国学经典产生了热爱之情。

    得益于这份情,参加了市卫健委组织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并在此次活动中担任志愿者,甚是有幸。

    缘于热爱,开启生命之旅的探寻。人生的感悟与体悟在知天命的年龄,同样是在践行“知、止、定、静、安、虑、得”七证 。

    当然,与经典的阐释有甚大的差距,但我相信我会遵行且践行。

    在诵读活动四十余天的日子里,外部环境是处于特别的状态——“静默”期。这样的特别日子里着实践行了七证,减少了不必要的焦虑与不安。在此特别的感谢同伴志愿者的合作及线上共读老师们的陪伴,共同走过一段修心的旅途。

  在陪伴初一青春期的小儿子的网课期间,同样显现的格外的安静与轻松。

    践行“知”,明白了家庭网课与校园课堂对于孩子的影响差异。家庭环境,家长情志对于网课孩子的重要性。

  “止”放下了作为家长,时常与班级同学攀比的心态,而是将自己孩子的学习状态及好奇心放在了首位。

  “ 定”与孩子共同学习,线上“学习方法”课程,并讨论新的学习方法,给与自己的支持,并坚持使用之方法。

  “静”时光不语,静待花开。当我们确定了方向,再运用适合自己的方法,以实时的方式进行时,相信花开尽在咫尺。

  “安”安心于当下,专注于当下。关注自己的“呼吸”是安在当下的不二法门。《当下的力量》这本书,详细的阐述了当下的重要性,推荐给各位朋友。

  “虑”以当下流行语, 我理解为“复盘”,对于方式、方法的一个反观,反思的过程。

  “得”修心的生命状态,全然放松的自己,呈现于此刻。并不断的践行与生活。

    常言说“活到老、学到老”。接下来,学习将融入自己的生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修身、修心与生命相随。

    正如毛国军老师在《国学经典讲解》课程中所讲:“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汝心头。人人心中有座塔,好在灵山塔下修。我们最终到哪里去?到心里去,到自己的心里去,再走出自己的心里,到善行的路上去,善行的路在哪里?在你悟道的意义里。悟道重在修德,修德本在行孝,行孝知于礼,知礼而在于行合一。”

    感恩遇见,感谢陪伴!

                    经典诵读者  杨继慧

                                  2022.12.9

相关文章

  • 2018-06-22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读后感 距离读完《读大学,究竟...

  • 天津大学全日制MBA读后感言 我在天津大学读MBA

    天津大学全日制MBA读后感言 我在天津大学读MBA 林晨陪你考研 天津大学全日制MBA读后感言 收到林晨老师的邀请...

  • 《当你象鸟飞往你的山》

    读后感 第三天 2058.2.19 星期三 晴 【摘要】我要去……去上大……大学。他说,面容僵硬。 “大学就...

  • 《大学》——“大学之道”|读后感

    什么是大学,首先要搞清什么是大人,这是古文中常见的,但是我们并不清楚具体指代的场景和人物。如果从表面意思来看,大对...

  • 最后的日志

    1 我的大学生活之大学英语学习 1) 在这个学期的大学英语学习中,我的GPS [Gains] 认真的做TED读后感...

  • 读后感

    读后感,一般都要列上所读书名。而这次,我没有。因为刚刚再读完师父的《大学精义》全书,正在沉淀着想写一篇读后感,恰于...

  • 大学读后感

    近两个月来通过对《大学》的学习,使我认识了真正国学的样子,原来它并非以前我听说的糟粕落后的东西,而是教育人们应该怎...

  • 《大学》读后感

    前些日子刚好听了一个讲座,复旦郭晓东教授的《善与至善:朱子对〈大学〉诠释的一个向度》。从前看四书虽则用的是《四书章...

  • 《大学》读后感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

  • 《大学》读后感

    在知天命的年龄,对国学经典产生了热爱之情。 得益于这份情,参加了市卫健委组织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并在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学》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sen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