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社死”的成本有多低#
愿我们善良!
今日,清华学姐诬告学弟性骚扰事件登上热搜榜,扬言要让他“社死”。
头条热搜榜
“社死”即社会性死亡,在公众社会面前出丑。
其实不过是网络暴力得另一种叫法而已,通过网络,促使信息在朋友圈、社交媒体上迅速传播,一个人的丑事或者恶事立马被朋友甚至陌生人知晓,从而给当事人造成压力,全社会将对其行为进行研判,发表意见,制造舆论压力。
古人一直强调,要留有余地,理应给每一个人一次机会,即便是犯错误,要尊重他,保留他的尊严,只要让他得到相应的惩罚即可,某些信息还是要避免全部暴露在公众面前。对一个人最致命的打击就是让其丧失颜面,没有尊严,光溜溜的暴露在公众面前,这和脱光衣服被人看没什么区别。
现在我们都喜欢站在高处进行评判,发表意见,网络上的别人的一个行为,我们会用放大镜一样的视线去夸大这个行为,及背后的意义,居高临下的说,你应该怎么怎么样做,你这样做是多么的不负责任,吧啦吧啦,没完没了。
网络呈现给我们的只是从生活中截取的片段而已,只凭这一小段就大放厥词,会不会不客观呢?不要想当然的就去发表意见。
颖宝面对网络评价网络暴力
我是应该向颖宝学习的,面对网络评价,我无法做到忽略,网络评价远远比不上“社死”,但是让我面对不好的,或者胡乱下评价,下结论的不好的评价时,我会忍不住的去反驳,我也会伤心。何况是“社死”,短短的几句话,就可以让一个清华学弟“社死”,即便澄清了真相,可是它带来的影响,对清华学弟造成的伤害并不会因为热度下去而消失,也不会因为学姐的道歉而完全释怀。
头条文章读者的评价
之前因为家里的狗狗去世,很伤心,为此写了一篇文章,也反思了自己的行为,确实在某些方面做的不够好,但是当评论说我是只要回报而不付出的主人时,我特别伤心。
别人对我们的网络评价有些尚不能接受,那网络暴力呢?“社死”呢?
请三思而后行。
何炅的一句话说得非常好:
夸奖的话是可以随口而出的,但是诋毁的话是要三思而后行。每个人都会觉得我就是轻轻踩一下,但是发在公众的平台上,就是千军万马的踩过,冷静思考,谨慎发言,不要隔空的去审判别人,才是我们应该做的。所以我们经常说,生而为人,应该善良一点才是。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就是面前轻飘飘的几个字,但是不知道对于屏幕后的人来说,是多么沉重同时多么伤人的话。
愿我们善良!
喜欢请关注我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