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需要“器物精神”

作者: 越过na山丘 | 来源:发表于2016-11-04 21:53 被阅读303次

翟晓冉 爱写作的音乐虫子

人生需要“器物精神”

1.

每次我拖地时,孩子就会跑到跟前来捣乱。

我一喊他爸来把孩子带走,我俩就要因为“拖地的事”争执一下。

他嫌我做无用功。明明拖一遍就好了,我非要折腾好几遍。自找累不说,还让孩儿眼巴巴的盼妈妈而不得。

而我的中心思想就一个:拖不干净。我心里不--舒--服。

结果,就是我把地拖干净了,大家皆大欢喜。

我每次拖地,整个流程下来需要折腾四到五遍:

第1.先扫一遍

第2.清水加洗涤剂,拖第一遍。

第3.清水拖第二遍。把第一遍残留的泡沫和污渍拖掉。

第4.清水拖第三遍。(想拖净洗涤剂残留的泡沫,至少需要两    遍清水)

  或者,清水加消毒液。

第5.清水。(如果不加消毒液,这一遍就省了)

每一遍的过程中,拖地水要换好多次。拖把头上不能粘有一根毛发,否则心里像猫抓一样的难受。地板上只要能挪动的东西都要挪一遍,拖把能到之处,不留一处死角。

连沙发都会隔三差五的被挪开。因为我见不得桌腿等家具和地面的交界处,有残留的不知名的絮状物和碎毛发,否则心里堵得慌。

如果不加洗涤剂,地板甚至会有油腻腻的污渍,让人心里也不爽利。如果加了洗涤剂却只拖一遍,地板会残留洗涤剂和部分污渍而发乌。所以,某人倡导的只拖一遍就好的理论,我是不会赞同的。

每次拖完地,就好似完成了一件艺术品。每一块瓷砖都闪耀着亮晶晶的光泽,连自己在上面的倒影都是清晰可见的。拥有这样明亮照人,镜子般的地板,小孩子在上面打滚,都是让人放心的。

这个时候,我的心里才是满意的、舒服的。整个身心都是愉悦的。尽管很累,但我觉得值啊。

我的愉悦让我忘了累,甚至让我觉得,这正好顺便让我消耗了多余的热量。这个过程,我是享受的。(别看我拖地时,朱先生叽叽歪歪,等到享受结果时,他也是陶醉的很:家里好干净啊。)我内心需要这种愉悦感,说是幸福感也不为过。

肯定会有人说:你拖个地就幸福啊?不是因为拖地本身,而是我让这件事美化了,艺术化了。从而收获了幸福感。

人生需要“器物精神”

2.

记得菜市场里,有个经常去的菜店。店主夫妻俩,一人专管收银,另一人专管打理菜样和清扫残叶,这种看似无足轻重的事物。而招呼买主这样的大事,却是雇佣的人来做的。

每个买主都会翻来翻去的挑拣,然后留下或多或少的残叶和垃圾。所以店主好像转动的陀螺,永不停歇。

店主打理菜样很是用心,像是抚摸孩子般的小心柔和,甚至不允许菜上有丝毫的除泥土外的污渍。以保证店里的菜永远是新鲜精神的、干净整齐的。

老板卖肉时也与众不同,主要体现在其刀具上,一块纯白的毛巾时常擦拭,每一把刀都闪耀着银白的光芒,整齐摆放。案台也干干净净,一丁点肉屑和木渣也没有。

有人买肉,一刀下去,手顺势一拉,一块肉就割下,没有一点拖泥带水。

这样的店,你来了第一次,就不会再去别家店了。因为你会享受这种品质级别的待遇,会买的放心、舒心。就算他比别家贵,你也甘心。

3.

我考驾照时,科目二的教练是个60出头的老教练。精神抖擞,目光凌厉,不怒而威,言语间有一种侧漏的霸气。

他之前在另一个驾校任教。全校一共十几个教练,大家闲暇之余也会飙车竞技。他完整倒库的时间是最快的,成绩也是最漂亮的。比要求的数据结果误差不会大于两公分。对学员的要求也极严格。而之前的大多数教练都会对学员说:差不多就行。

这个老教练说:只要你能做到我说的,考试时再紧张也绝对不会不合格。我有一次问他:只要保证每一次合格就行了,你为什么非要误差不超过两公分呢?他说这样有一种炉火纯青的美感,严格的结果就是漂亮。

不错,他把枯燥的技术玩出了美感,从而内心也收获了满足感、幸福感。而他这种对自己要求近乎苛刻的风格,也让他收获了众多的追随者。很多人都是慕其名而去的。

人生需要“器物精神”

4.

有一个研究卫生巾的小伙子,因为其女朋友对国内的卫生巾过敏,每次生理期都从国外代购卫生巾。他干脆放下工作自己来研究,并把做卫生巾当做了自己的事业。为了研究出一款高品质的卫生巾,他在家里床头贴满了各式各样的卫生巾,每天让自己睡在卫生巾堆里,每天睡前和醒来用脸来感受卫生巾的触感。他说自己的手太粗糙。

他用的材料是美国进口纯棉材质,价格甚至要比国内的绵柔贵上5倍。

他把卫生巾设计成礼盒装,静静的放在那里都像一件装饰品。

除此之外,还设计了一款皮革的“便携包”。上班的女性更换卫生巾,每次去洗手间的那几步,总想低头快速走过,生怕被别人看到。有了它,从此告别攥在手心的尴尬。卫生巾不再是让人难以启齿的隐私,甚至成了大家show品味的首选。

它以“第一盒卖给男人的卫生巾”的姿态杀入市场,女生在不舒服的那几天收到一个包裹,打开看到自己的照片和男朋友对自己说的情话,还有他为她准备的卫生巾,想不感动都难。甚至有男生用卫生巾求婚,这样的品质,足以表达一个男人的真心和用心,这才是给女人最好的礼物。

很多人都觉得一款卫生巾而已,不用太较真,没必要在用料设计上花费那么大的金钱和设计成本。而这个小伙子的理念,要做一个品牌,品质好,受人喜爱。要给人的感觉,很温暖,很舒适,大家去到他们的店,东西拿在手里是一种愉悦的享受。他确实做到了。

人生需要“器物精神”

5.

日本人的极致是出了名的,马桶清洁到能喝里面的水。你可以看不惯,可以拒绝。但对于他们的产品,你为什么会动心?为什么喜欢买(抛开民族情节)?因为除了你放心,关键是你还舒心,有美的体验。

他们的“MUJI,宜家,无印良品”等品牌享誉世界。让人爱不释手。除去它们的实用功能,还能给人美的享受。这就是“器物精神”!

什么是“器物精神”呢?就是对物件的钟爱。也可以延伸到对从事工作注入情操和人生态度。说的大一点,那就是精神追求......

也有人把“器物精神”等同于“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只是它的第一个层次,更高的层次就是器物的美化,甚至艺术化。制作一个物件或是完成一项工作,不仅仅为了实用,而是内心所需,自觉而为,然后乐此不疲。

像菜市场的店主,这样普通的行业,里面也可以有人生态度。像我拖地也一样(捂脸)。

其实,中国的瓷器也是器物精神的产物。瓷器的功能本来就是用来盛饭盛菜的,但中国人把它艺术化了,成了美。还有青铜器,雕梁画栋的建筑,无一不是“器物精神“的诠释。

不管做大事还是小事,指导你的行为的,永远是你的人生态度和精神追求。

为什么现在又提倡“工匠精神”了?因为现在的人太浮躁,一味追求效率和结果。结果就是连起码的专注都没有了,快餐时代我们被太多的速成品包围。

人生需要“器物精神”

我们的人生态度无处可放,干脆就省了。精神追求无处伸张,干脆也省了。“器物”成了浪费时间的无用之举。

大多数人都喜欢匆匆忙碌的状态,似乎只有忙碌才能体现出自己的存在。其实,他们只不过是在享受那种“忙碌”的假象。没有心的参与,没有精神追求的同行,那样的过程才是虚度的。

我们多久没有感受到“物”之美了?

让脚步慢一点,也等等我们的灵魂,等等我们的心,感受一下身边的美。


爱写作的音乐虫子:一个音乐老师。既要做戏又要做人。立志做一个不被岁月所伤的好姑娘。戏要做的漂亮,人也要活的漂亮。

相关文章

  • 人生需要“器物精神”

    翟晓冉 爱写作的音乐虫子 1. 每次我拖地时,孩子就会跑到跟前来捣乱。 我一喊他爸来把孩子带走,我俩就要因为“拖地...

  • 关于器物的思考

    器物的形制 器物的精神 器物的气韵 器物的姿态 器物的工艺 器物的思辨 器物的实用美学 器物之间的呼应 器物与空间...

  • 冯唐:如何在宇宙间不被风吹散

    “人需要通灵的精神,通灵的精神需要落实在一些通灵的事物上。” “精神即物质,物质即精神” “用美好的器物消磨必定留...

  • 人生需要工匠精神

    今天应邀去参加一个单位的宣讲活动,精心准备好了宣讲稿子,在台下也曾经演练了几次,可是走上讲台的时候,却发现完全不在...

  • 能量的交流

    器物之美,需要在每一次触摸中感受人尊重器物,器物就会与之交流,愉悦感就此产生。 很多时候我们不太...

  • 407/1000日更-君子不器

    子曰:“君子不器。”,器,器物。器物有着固定的形状和特定的用途。孔子认为人不能成为一样器物,引申为人生要努力超出自...

  • 积德荫子孙

    科学解决物质世界的一切问题,是物的器物世界的法则。而超过器物世界的人的精神和气运,不是科学公理的管辖区...

  • 人生需要点精神吗啡

    Hi all, 最近大家怎么样呢? 有没在继续学习Golang呢?真心希望最近更新频率的下降没有影响到大家学习的脚...

  • 人生需要匠人精神

    《匠人精神》是日本木工业传奇秋山利辉的大作,其创立的“秋山木工”的定制家具常见于日本宫内厅、迎宾馆、国会议...

  • 人生需要有较真精神

    人在有些事情上需要有较真精神,才不至于丧失了自己的性格特色,而且有很多事情,必须自己较真,这样你才能将事情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生需要“器物精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spw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