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学拾穗
行行||浅议主问题设计

行行||浅议主问题设计

作者: 牧牧与晴 | 来源:发表于2019-12-17 21:06 被阅读0次

        严格常规管理  引领全面发展

                  ——语文课堂问题的设计

      语文课堂从知识的层面无外乎“字词句短篇”,从能力训练的角度也不过“听说读写”。我们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耕耘播种,陪伴学生的成长,期待教学的硕果。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却发现我们似乎总是在唱着独角戏,而且农村学生在语文学习上花费的时间最少。教师的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地让学生参与学习,老师教得更轻松,真正地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我个人认为首先在于教学的问题设计上。

一、删繁就简  讲实效

      张旭凤老师常说课堂要有主问题意识,所谓的主问题就是课堂重难点的体现。张老师在教学《猫》一课时通过三次养猫的对比,主问题设为“人性中的‘好我’和人性中的‘坏我’。”这样的设计不但是在思考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问题,而且将主题升华,人性问题的拷问在看似朴素的提问引领中学生却一步步如探秘境。然而在教者设计的背后我们又不难看出她挖掘教材的深度,我们平时上课在分析猫的区别这一问题上可能就需要一课时的时间,而主题的探究可能也仅限于善待动物上。

      《台阶》是一篇自读课文,我们的惯性思维是借助旁批和阅读提示来学习,学生在现成的模式中,现成的问题中按部就班的学着,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应为我们都知道助读系统是学习自读课文的金钥匙,但是上着上着自读又变回教读,甚至比教读还要无微不至。有位老师在公开课上仅仅抛出一个问题“《台阶》是不是一个好故事,说说你的理由?”然后就让学生反复读书,反复圈划,并且做适当的批注。“好故事”从“情节、人物、环境、细节”不断的被学生从文章中发现。学生非常有成就感,而老师乐得清闲,点评串联。当然老师的点拨功力深厚,因此课堂梯度明显,并不平铺直叙。

      王君老师教学《木兰诗》一问反复强调一句话“木兰是一个真真正正的女性雄”,“女英雄”的背景,“女英雄”的家庭,“女英雄”的身份,对“女英雄”的赞美。多种朗读手法的运用课堂荡气回肠,明显的感觉着英武之气扑面而来。

二、依据目标  有取舍

    统编教材在教材编排上和老版教材有很大的区别,编排在同一单元的3—4篇文章,从教读课到自读课。内容相近,题材相同,单元目标一致。所以在教学中应“举一反三”,把每个单元第一篇课文作为例文,详细解读,把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讲透,至少一半以上的学生能掌握这些知识并能初步的运用所学的新知识解决问题。后面几篇文章的讲授呈递减趋势,重在对学生的强化训练。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实则是一个日积月累的慢工细活,语文的知识点也是比较零散的,学生可能学得快,但是忘得更快。课堂有效的训练非常必要,我们的备课将就应该有全册意识、单元意识、课型意识。例如《智取生辰纲》可以用四个课时来完成,杨志的智、晁盖一行人的智、杨志失纲的主客观原因、《水浒》中与杨志遭遇相仿的人物比读(鲁智深、林冲)。这样的安排不但将小说的要素分析清楚了,《水浒》作为必读篇目的导读课也借机会点拨一番,并且顺势检查学生读书的情况。《刘姥姥进大观园》是《红楼梦》中经典的章节,“笑”字描写尤为精彩,然而仅从文字的角度去探究,学生还是难于理解,所以就找来87版《红楼梦》片段让学生欣赏,然后分析刘姥姥和众人的形象,学生由于有一点小说学习的基础,所以课堂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摸索。

三、灵活变通  重活动

      语文课型有:语用型《再塑生命的人》《昆明的雨》《紫藤萝瀑布》、主题型《回忆鲁迅先生》、写作型《春》《济南的冬天》、颂读型《白杨礼赞》《春》、思辨型《鱼我所欲也》《周亚夫军细柳》、拓展型、积累型《论语十二章》。在了解了课型后在设计教学问题,相信老师们定会有更明确,更机智、更灵活的思考。例如《白杨礼赞》一课的诵读训练,带着学生在文字中来来回回行走,在诵读中不自觉的体会着“白杨”的品质、象征意义,还有在这的“礼赞”之情。教学《周亚夫军细柳》一课时利用课前提问,老师收集归纳整理,将有价值的问题作文课堂放置于课堂中,学生自问自答,赞许他人的智慧,同时也思考自己的收获。《昆明的雨》一课的改编诗歌,学生体会着汪曾祺笔下的人物美、景物美、风情美。

      邱峻老师引用毕淑敏的话“优等的心,不必华丽,但是必须坚固。”邱老师确实就是一个具有“优等之心”的教育者,邱老师还说了“小溪浅就浅吧,只要不是烂泥潭。”在教学的路上,愿与君同行,我们做不了小溪,那就化一颗清晨的露珠吧!至少也能投射阳光刹那的光辉。

相关文章

  • 行行||浅议主问题设计

    严格常规管理 引领全面发展 ——语文课堂问题的设计 语文课堂从知识的层面无外乎“...

  • 五言古诗《行行重行行》浅议

    从参与文学讨论的群体中,可见多数古诗词爱好者言必“唐诗宋词元曲”,可是却忽视了年代更早的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 “主问题”设计随想

    “能够对教学内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提问’‘问题’或‘话题’,就是‘主问题’。它是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研读的重...

  • “主问题”的设计

    艺术地设计“主问题”,是进行课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法。 所谓“主问题”,就是课文阅读教学中能从课文整体的角度或学...

  • 找准了关系,就找到了主问题

    这段时间,我一直思考主问题设计。想弄明白主问题,需要理清很多基础问题。比如什么是主问题?什么样的问题才算主问题?如...

  • 《说和做》主问题设计

    教学目标 1、 理清思路,了解闻一多事迹; 2、 从闻一多的说和做中感悟他的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 3、 体会作者精...

  • 《孙权劝学》主问题设计

    教学目标:1、了解相关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汇、成语; 2、通过语气语调的朗读训练,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与水平,分析...

  • 设计“主问题”要艺术

    艺术地设计“主问题”,是进行课文整体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法。设计到位的“主问题”,能够轻便有力地牵动对全篇文章的整...

  • 读书札记(1)

    今天我重温了余映潮老师关于主问题设计方面的文章,倍觉亲切,我又阅读了其他许多优秀老师关于主问题设计的文章,...

  • 【浅议“伪装”问题】* 杂谈

    先还是得明确一下这里所谓的“伪装”一词的内涵指向,即出于保护自己以及与自己相关的人们而采取的必要的“防护措施(和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行行||浅议主问题设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sve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