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01--黄亦慧
主编:周兢
通过大量的数据研究,发现亲子阅读的互动类型大致分为三个:
1.平行式: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基本不讨论。
2.偏离式:父母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主要是带着孩子们看图说话,对书本错误解读,已偏离了故事书原本的意义。
3.合作式:亲子共读过程中能够有效的交流,母亲对孩子进行适宜的指导,对良好习惯的形成,阅读兴趣的激发,基本阅读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培养,均起到了促进作用。
而这种合作式的亲子共读中,父母与孩子双方进行对话式的亲子阅读,父母常常要对所读的内容进行提示,而提示的方式分为5种:
1-补充型提示,父母读前半部分让孩子补充句子。
2-回忆型,让孩子回忆故事的情节,帮助理解故事描述事件的经过,提高表达能力。
3-开放型,重点放在插画上,让孩子通过观察图画,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故事情节,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对细节的关注。
4-特殊型也是带点封闭性的问题,主要是问what where when why4个方面,这主要针对小一点的孩子,功能是教儿童新的词汇。
5-间距型,将书中的内容与儿童实际经验联系起来。比如读《晚安,大猩猩》这本书可以引导孩子回忆一下,在动物园的时候了解到的斑马大象是怎么睡觉的?
亲子阅读互动的几个策略:
1.保护孩子发问的积极性。一是对简单的问题进行积极及时反馈;二是问题太复杂的话,故事结束后进行反馈。
2.启发拓展的问题。
a-少问知识性的问题,多问经验性的问题。
比如《好饿的毛毛虫》中吃了一个苹果把提问这是什么?改成毛毛虫吃了一个……让孩子补充。
b-少问封闭性的问题,多问开放性的问题。
开放性的问题分为预测性,假想性,比较性(前后变化),联系性(联系实际)。
c-少问教育性的问题,多问情感性的问题。
情感性的问题包括心情会怎样?心里怎么想?
3.鼓励情节内容的再现和表现。
扮一扮,做一做,说一说,玩一玩,演一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