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活着》

作者: susu1573 | 来源:发表于2019-10-01 07:00 被阅读0次

花了一些时间读完了《活着》这篇小说,也看完同名改编的电影。

除了感慨惊叹余华的写实手法,究其故事本身来说,有着一种沉重的哀叹感伤。

小说创作背景是作者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没有抱怨一句的话。

(一)

有人说:苦难是人生的老师。

好像这一生如果都是顺风顺水,人生活得并没有什么意义。

我从来不这么觉得,这只是一句安慰自己的话。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有些人生来就是上帝的宠儿。一生平坦,衣食无忧,不知人间疾苦。

这种人不幸福吗?

非要经历过枪林弹雨,饥荒贫困,潦倒不堪,奋斗许久跌跌撞撞。迟暮之年回想这坎坷的一生才觉得幸福吗?

过分牵强。

(二)

“人的幸福要等到最后,在他生前和葬礼前,无人有权说他幸福。”

小说主人公福贵的活着,我一直觉得是一件荒诞的事情,。

余华说:“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他如此说,好像是为了切合主人公福贵的形象。

我不去否认这种的观点,可我切实明白人的生命是相互联系的。

我们没有办法把一个人的生命拎出来单独去注释说明。生命太复杂了,随着我的年龄渐长,我开始动摇从前的想法,从前的观念。

我记得在我的家族群里,有一次大家在讨论上海男孩跳桥事件,当时几乎所有人都在说男孩不懂事,伤了父母心。我当时的想法是生命是属于自己的,他有权利去选择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如果他觉得这个世界不是他想象的那个样子,他选择死亡并非不可。

当时所有人都在教育我,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我不以为然,始终觉得生命本身就是属于自己的,别人无权干涉。

(三)

再后来,我开始否定自己的观点,我开始认同像人类这样的群居动物,每个人可能都是别人的生命。

小说中的福贵活着大概就是因为他的家人,他的家人是他活下去的动力,这个世界上,只要有一个人是全心全意爱你的,那你就是幸福的。

福贵从一个纨绔子弟,吃喝嫖赌,输光家产到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从这以后,他身边的人开始逐一离开他。父亲被自己气死,母亲因病无法医治,儿子有庆抽血过多死亡,接着女儿凤霞难产死亡,妻子又因病死亡,女婿被压死,孙子被噎死……

给人的感觉就是无知和苦难有多么可怕,生命有多么脆弱,能够好好活着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了。

《银魂》里有一句台词:有的人光是活着,就已经竭尽全力了。

是的,她们都是渴望活着,心地善良,渴望幸福的人啊。

可是反抗命运的难度超乎你的想象。

(四)

小说的时代背景是从国民党统治后期到解放战争,土改运动,再到大炼钢铁运动,自然灾害时期等。福贵经历了大富大贵到一贫如洗的生活,从花天酒地到兢兢业业养家糊口。

诚然,国家走了一小段弯路,对于一代人就蹉跎了一辈子。

“生不逢时”这个词说得很对。

如果不是生活在那个年代,福贵一家人都会如她们的名字一样,皆是幸福。有时候看着过去的历史文献资料,真的会感慨自己生活在一个和平安定的年代。

但愿所有热爱生命的人都能好好活着。

相关文章

  • 活着?活着!     读《活着》有感

    两千多年前,汉朝的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一百多年前,英国的奥斯卡·王尔德说:“我不想...

  • 活着?活着!     读《活着》有感

    两千多年前,汉朝的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一百多年前,英国的奥斯卡·王尔德说:“我不想...

  • 活着只为活着——读《活着》

    "人为什么要活着?”“活着究竟有什么意义?”有很多热衷于思考人生和命运的人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 读《活着》话活着

    今天一口气把《活着》读完了,作者余华这么说他写作的缘起——"我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

  • 读《活着》,活着真好

    这部余华的中篇写了主角“徐福贵”的悲喜交加的大半个人生。虽然名字叫福贵,但大部分经历都是悲剧。他身上集合了几个代表...

  • 读《活着》,好好活着

    没有哪本书这样刺痛过人心,让人疼一次,温暖一下;再看到点转机,又疼一下;又看到希望,再疼一下,疼的失去了知觉,痛的...

  • 读《活着》,说说活着

    生命何其短暂,我们还能见面,还都在,我们还活着。 人,究竟为什么而活着?余华用冷静的笔触,给我们讲了富贵的“活着”...

  • 读《活着》,感活着

    看完了《活着》由衷的觉得作者的心思之细腻,如果不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又如何能写的这么动人。 刚开始看的时候心中在想,为...

  • 读《活着》|活着真好

    今天又一次读完了余华的《活着》,一个大男人哭得稀里哗啦的,特别是看到后半部的时候,眼睛已经红肿了。 记得第一次读《...

  • 读《活着》,感悟活着

    下午读了余华的《活着》。最大的感受是,相比当下诸多心灵鸡汤,成功励志学,小说其实根本不在于告诉你如何精彩的活着,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活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tck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