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希亚南达上师 圣尊尼希亚南达帕冉玛希瓦 2019-05-02
心轮 – 不假外求 (TheAnahataChakra)

我们总在寻求别人的认同,不知不觉中,我们的言行都得考虑他人的评断或回应。举例来说,你看上一个皮包,既符合预算又实用,但是你不知不觉中,开始想像自己背着皮包的样子,以及别人看到自己背这个皮包,会做何感想~~~你觉得别人可能会说难看,所以你又挑选新的款式!不过你不认为自己是为寻求他人的认可,只因你自己尚未察觉。
我们的生活就像蜈蜙走路一样 - 蜈蜙有 100 双脚,走路时每双脚都要用上 - 我们需要周围所有人同时认同,生活才能继续。 蜈蜙如果有一双脚出了问题,就会动弹不得;我们周围的人,只要有一个人不认同我们,我们就会陷入沮丧。
我们对周围的人如此依赖,很容易因他人而沮丧。受忧郁症之苦的人,其实需要他人的关注,如果无法得到足够的关注,不知如何以对,旁人的一句话,就足以令他们落入忧郁。但人们通常并不清楚忧郁的真正原因,而借助药物。药物的帮助有限。忧郁起于内心,而人们却寻求药物的协助。人们因忧郁而求助于我,我会敎他们做简易的摩诃曼陀罗冥想,他们渐渐可以停药。
人们真正需要的,是学习能量其实发自内心,任何一种冥想都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这一点。冥想需本持敬意,借此启动内心的能量, 而脱离忧郁,药物只会让人更迟钝。你们如果习惯由外界获得能量,对自己会有极大的损伤,变的像傀儡一样。
听我说个故事,这是芝加哥大学的一项实验: 一个健康聪明的年轻人早上醒来,准备上班。 他太太看着他说:”你看起来有点累,你还好吧?” 年轻人听了有点不高兴,叫太太别胡思乱想,就出门了。 他把车开出车库,邻居看着他大喊:”你还好吗?你看起来好像 不太舒服?” 年轻人吓了一跳,不过他还说他没事,然后开车上班去了。 他走进办公室时,总机神情忧虑的看着他说:”你看起来好像生 病了,怎么还来上班?” 年轻人回答说:”我还好,再说吧。”走进办公室。
工作时,同事走进办公室,惊叫着说:”你看起来糟透了!你怎么了?是不是发烧了?” 年轻人再也无法承受,开始觉得不舒服。
老板叫他进办公室。 老板看了他一眼,问说:”你看起来真的不太好,你确定还能继续工作吗?怎么不去看医生?” 年轻人觉得自己一定生病了,跟老板说想回家休息。 在开车回家的路上,他觉得体温一直上升。 他太太看他回家来,也吓了一跳,伸手摸了她先生的额头,发现他真的发烧了!
一个早上还好好的人,怎么下午突然生病了?因为旁人一直说他生病了。这些人其实是事先安排好的,他们一直告诉这个年轻人他生病了,结果这个年轻人真的觉得自己病了。有 11 个人接受了这项实验,结果 11 个人最后都病了。
如果你不能集中内在的能量,情形就像这样,外在环境的影响, 能让你一下跌落谷底,如果我们能集中能量,外在的变动无法影响我们。
我们一直努力求得他人的赞赏及认同,却说自己是出于爱和责任。有人告诉我:”大师,我们做事不是为了得到赞美或认同, 而是出于责任。”
有一点必须澄清,你声称是尽一己的责任,其实真正原因是,如果你不做,别人不会认同你;只要你能满足他人的期望,就能得到认同。你做事只要出了一点小差错,你与他人的关系就因此改变,你认为事实如此,因此善尽的责任。
也许你会说:”大师,我是孩子的父亲,我不养孩子,谁来养呢? ”试着了解这一点:我并不是说你们不应该抚养孩子,你们既然给了孩子生命,就必须抚养孩子到能自立为止。但是不管你们做什么,不要带有任何期望,你为孩子做的,只为表达心中的爱。
你也许会说,你为他人所做的事,并不带有任何期望;但是,当对方的回应,不符合互惠的原则,你会感受到心中的压力、不安、 失望。这是因为你在履行义务时,心中有所期望,期望的高低因人而异,但是心中一定存有某种程度的期待。
心中存有期待,做任何事,就不是为了表达心中的爱,而是基于责任,或是世人眼中所认定的爱。而那却是次要,有所限制的, 你没有散发心中的能量,只是与他人进行一项交易-做别人喜欢的事来换取别人的关注,如此而已。
巴格瓦经书曾经说过:“只管做分内之事,不需担心结果。”因为你心中有这么多的爱,你根本不需任何理由或期待就能展现内在的能量。因为你持续散发充满喜乐的能量,这种流动的能量, 就是真正的爱。
如果你对他人有所期望,你的期望将永无止境。永远满足所有的人吗?你不能,这是不可能的。
------结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