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张叔不是城市人,他来自B省平壤县的一个普通农村,1982年,为了相应国家政策,有千千万万的市民子弟上山下乡,在这次浪潮中,张叔认识了阿月阿姨,她的大名也颇具诗意,叫于倩月,那时,她二十三岁,正值美好的青春年华,她原是一位北京企业家的女儿,可是那年却不管你是什么千金少爷,统统得参加此活动,如若不参与,那是要记录在案,影响未来的发展的,何况,对整个家族的名誉也会构成影响。
只是倩月始终不明白命运这回事,看似莫名其妙的悲哀命运中却往往隐藏着不可猜测的祝福。她去了一个她从未去过---也或许曾经去过的荒凉地方,麦家庄。人在命运面前总是渺小可悲,她既不知道死亡距离她有多远,也不知道她究竟会碰上什么样的一场每个人都会有的人生偶遇。她去的时候正好是卖家庄的秋季,麦田里一片金黄,与城市的萧条景象不同,即使是秋天,她也感受到了那种在灰暗城市感受不到的幸福---丰收的希望。也是在那个季节,她碰到了二十五岁的张尔冬,就是现在的面馆老板,张叔,因为生产队割麦子的缘故他们正好被分到了一组,只是看着对方比较入眼,单纯的看到对方比较好看而已。革命年代的爱情就是那样,你看着我好看,入眼,便是单纯的暗生情愫的,全然没有如今的私心杂念,倩月只是未想到,在这荒凉的地方,也有像尔冬这样好看的人,她需要快一点的镰刀,他就给她磨,她就看着她磨,她的手割破了,他就帮她处理伤口,因为他在村里人品很好的缘故,周围的人也没有多说什么,毕竟,他们两当时也没做什么,就是同志之间互相帮忙而已,可事情就是这样,一件事情,倘若重复次数多了,势必会产生连自己也无法预料的感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