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人向来不善应酬,这与我生在山间、长在原野不无关系。山的岿然,花的芳香,从来不需要人的赞扬。
一有闲暇,我喜欢宅在家中,随意翻开一本杂书,让心神荡漾在文字的海洋,读到哪里累了,就随手将书放在一边,静看浅浅的时光洒落窗台。
无奈,人终归是社会性动物。人生在世,有许多事由不得自己。
当我还在把玩那光影,有条微信“嗡”地一下,不期而至地闯入我周六的房,仔细一看是一位校友前辈发来的信。在这年代,互联网畅通了来往,却也夺去了心门的钥,世间一切冥冥中都已贴好了价。
短短几个字,透着威严,虽是问句,却容不得拒绝。前辈又一次邀请我去小聚,上周我就以已有安排推脱过一次,我对前辈满怀敬重,可我仍愿规律的生活;碍于情份,这次自然不能再敷衍了。
突然,感到屋里黏滞、热烈的空气让人闷得慌,只好按下空调遥控器上的键,裹着机器味的冷风朝我袭来,激得我一阵鼻痒。
生活像是环环紧扣的锁链,总得一个一个去解;琐事像是一块块积木,等待着排列组合。既然答应下赴约,心上像是被放上了一块秤砣,颇有一些份量。信诺即是义务,应酬是人对社会作出的妥协。
我不得不承认自己有一些社交焦虑,会带着淡淡慌张。毕竟,一场应酬需要收起散漫的表情,需要演好人们定义的角色,我怕自己怯场。人们嘴上说喜欢洒脱,但会记恨不经意的冲撞。年轻不是鲁莽的借口,成熟才是人们对你的褒奖。
物质匮乏的时代渐渐淡远,如今的酒桌饭局从不只是为了吃喝。嘴里奋力咀嚼珍馐,心中还得思量他人感受。五味纷杂令人淡然无味,头脑时时保持敏锐。细细揣摩谈话人的心意,精心编排誉美的句子,慎重推敲言语的分寸。吃喝是已经沦为一种形式。
非是我这人心思过重,我这位前辈已是功成名就的人,他的产业遍布齐鲁大地,近来三番两次请我一个小辈赴宴,虽有情份在内,却不是全部原由。世间无论多么欢快的宴会,都不曾少过严肃的主题。存在必然需要理由。但是,我既无权也无势又无求,也就不担心此原由了。
转念一想,既然我知道自己有社会焦虑,岂不是更应该多去磨练,改过等于成长,心情豁然开朗。
事业辉煌的校友前辈,自然与我认知层次分明,我还站在一楼,人家此时已在顶楼俯视人间烟火,与之交谈是难得的学习机会。又这么一想,心里又好受了几分,增加了几分期许,少了几分的压力。
这突然而来的邀请,这无法回避的人情,何曾不是生活的环扣的一节。人生有太多的不确定性,生活如同打开一个个盲盒,期待胜过结果,随机何曾不是一种智慧,且去顺势所为吧。
我这不善应酬的人,悄悄写下几段文字以聊慰,整理好心情,奔赴下一场盛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