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年度进阶营第177篇,1573字数,共累积236826字数。
趁着国庆假期,我又重读了印南敦史《快速阅读术》这本书。
每一本书在不同的时间里阅读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同样地,重读《快速阅读术》,让我又有不一样的收获。
这次重读《快速阅读术》,让我有如下3个收获。
01,如何形成阅读习惯。
我们每天没有时间阅读,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养成每天坚持阅读的习惯。
对于如何养成阅读习惯,书中给出了3个步骤建议:
养成阅读习惯的步骤一:在“每天同一时间”读书。
首先,在一天中找一个自己觉得读书最高效的时间段,建议早起的这一段时间,因为早起后的这一段时间最清醒。
然后,每天坚持在这段时间阅读,让大脑形成一个习惯。让大脑每次到了这个时间,就产生想要阅读的感觉。
让阅读就像吃饭和睡觉一样重要。
养成阅读习惯的步骤二:首选“可以快速阅读”的书
阅读书籍一般分为一种是无法快速阅读的书。
比如故事,诗歌,小说以及自己想要精读的书。
另一种是可以快速阅读的书,比如工具书。
我们刚开始形成阅读习惯的时侯,要首先工具书,一般工具书都适合快速阅读
养成阅读习惯的步骤三:今天阅读的书要与昨天的不同
读书就像吃饭一样,如果天天都吃一样的菜,很快你就会觉得很腻,所以,最好的办法是每天阅读的书籍不一样,让大脑产生新奇感。
02,读一本书,只为遇见一行文字
作者在书中说:“读书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复制100%”的原文,而是在于“邂逅1%”的收获。”
深以为然。
就像周岭说,我们读书并不需要全盘复制他人的知识框架,只需取让我们有触动的知识点进行思考就好。
那么我们如何遇见那一行美好的文字呢,为此印南敦史独创了一种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呼吸式阅读。
什么是呼吸式阅读?
如果说阅读是“吸”,那么做读书笔记、写书评就是“呼”。
“呼吸式阅读”的具体做法是:
1.“一行采集”
在阅读时,发现最具魅力、令人心动的片段,记录下来,也就是摘抄。摘抄时最好用自己的话重述书中的内容。因为这样做,既可以检验自己是否理解,也可以加深印象。
2.“一行精华”
阅读完一本书,经过“一行采集”,你已经拥有关于这本书的摘抄集录,从这些摘抄中挑选出“最精华的一行,仅此一行”,这一行便浓缩了这一本书的所有价值。
印南敦史说,“读书不是测量,更像是探宝。”
最后留下的这一行,一定是你感触特别深、想法特别多、也是最钟爱的一行,也就是在这本书中邂逅的1%。
3.“一行评论”
寻找到“一行精华”,也就是邂逅的1%,那么就要写出你撷取的“一行精华”原因和感想,对这“一行精华”进行评论。
评论时,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阅读体验、别人的经历,甚至是你读到的故事……这样阅读的内容就和自己的生活阅历产生的联系。
这种方法很适合刚阅读我们一天阅读一本书。
03,快读技巧
对于如何快速阅读一本书的方法技巧,在书中也有介绍。
步骤一:仔细阅读序言和目录。
序言是一本书的导入部分,一般会写明书籍的撰写目的、概要等。了解一本书的文体、写作意图,把握全貌,阅读序言至关重要。
阅读目录也很重要,目录一般作者都是花了很多心思写的。
阅读目录可以了解全书的框架。
步骤二:仅读开头和结尾的5行。
我们在阅读工具书时,一般只需阅读各个章节的最初5行和最后5行就行了。
因为工具书一般是按照总分总结构进行的。中间论证部分可以跳过不读。
步骤三:确定了关键词之后再阅读。
最好的阅读方法,是关键词搜索阅读法,只选取自己需要的信息来读。
步骤四:使用多种阅读节奏阅读。
使用多种阅读节奏阅读,找到自己在读书时最舒服的阅读节奏,可随时换挡,这样才容易坚持下去。
以上是我重读《快速阅读术》的三个收获。
最大的收获是阅读一本书,不必掌握书中的全部内容,只需邂逅那1%的精华即可。
就像周龄在《认知驱动》这本书中说:“降低对阅读的期望值,一本书中,如果有一两个观点能够为你所用,去实践就已经很好了。”
齐帆齐商学院书评变现课(3)篇1573字,累计5957字。(主题打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