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桑花
我偶尔会看日更排行榜,试图找出日更1000天以上的简友们的特征,以及是什么支撑着他们坚持那么久?
后来看到一本书讲推动一个人持续做一件事的4大动力,觉得和坚持日更的简友们很像。
1.创造欲:
生而为人的我们都是地球独一无二的个体。虽然我们都是由各种化学物质组成的一个有机体生命,但所有这些化学物质下一次组成同样的你还要等几亿年。
跟宇宙138亿光年的历史比起来,我们又太过于渺小,如一粒微尘。因此我们渴望创造一些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东西,让自己有点存在感。
对女性而言,孕育生命的过程能极大地满足她们的创造欲,而对男性,没有这样的机会,就更愿意把这种欲望放在工作上。通过工作的成就感来感受自己独特的价值。
2.分享欲:
人是社会性动物,我们要与这个世界不断地分享和交换才能活下去。可能大多数人看到的是物质层面的分享,却不知当今的中国,人人不愁吃穿的情况下,情感分享便成了很多人的刚需。
我们都渴望被看见,希望自己的情感能被理解和接纳。
在微信我们也可以创造和分享,但随着微信好友的增多,我们越来越不自由。即使看到很认同的朋友圈,想要认真去评论,又不想给双方的共同联系人看到,所以经常一看而过。
但在简书,你看到任何有感触的文章都可以放心大胆地留言,说出你的真实感受,跟简友交流分享。
3. 参与感:
如果你遇到了一个很大的挑战去问你的父母或者老师,他们没有给你答案,而是用GROW模型,引导你去解决问题。当这个问题解决了,你是不是会有很强的成就感。
因为你觉得这个过程是你亲自参与的。所以当父母,老师除了教会孩子,学生基本知识外,别的都可以多鼓励他们自己参与进来去解决问题。
而在这里日更的人,每一个都是自发的,各种话题,什么都可以写。
没有人给你设置条条框框,你可以把这里当日记本写碎碎念,写育儿婚姻家庭,写职场故事办公室文化,写家族从上到下好几代人的故事,写自己的读书笔记,宠物日记,旅游见闻等等。
简书包容的文化让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让所有人都很有参与感。这种参与感会激励大家持续地写下去。
4. 胜任感:
这里的机制,让简友们有大量的互动。因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大部分人都带着善意去评论别人的文章。这些走心的评论给了很多新人鼓励,感觉自己写的文章被认可,信心大增,更加有写下去的动力。
我就是这样一步步走过来的。
之前写的文章后来看都有点惨不忍睹,但还是收到许多积极的反馈,所以就越写越有感觉了。
这种自信心甚至让我也敢于在朋友圈发一些上百字的圈了。很多事情,如果你只在朋友圈写一句话,别人会云里雾里,觉得你不是在炫耀就是在矫情。但是当你写多一点前因后果和自己的感受,就容易引起别人的共鸣,不会不自觉地对你有敌意。
人最大的需求就是做自己,我很开心遇到简书这样的平台,让我可以放心大胆地做自己,自如地写下去。
让我们一起相约日更1000天,我已经完成92/1000了,你呢?
2021.10.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