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周极度密集的学习后,大脑明显缺氧。难得的休息日,又不能出去呼朋唤友,也不想带口罩运动(感觉会憋死),最后报复性的反弹就是熬夜看电视:从国外大片到国内电视剧,好看的都看过了,剩下的翻来翻去都觉得看不下去。最后无奈找了一部打高分的爱情剧,想着随便看看,看到困就去睡觉。
“没逻辑且幼稚”的前两集在我搞卫生的过程中放了过去,从第三集开始有了一点智商在线的感觉,但能吸引我继续看下去的还是剧里的小帅哥太漂亮太养眼。20岁的花样少年骑着单车在风里驰骋,眼睛含笑,嘴角上扬,飒爽英姿……
剧情内容没什么好讲的,突然就想分析一下,为什么这几年剧情越来越不好看,小鲜肉却能拉动流量,让我这老阿姨在难得的休闲日刷起剧来。
我认为,首先跟“她”时代有关。现代女性,个性解放,在家庭在职场都越来越占据主动权,工作时巾帼不让须眉,休闲时也彻底放飞自我,但毕竟有些场合不适合未成年女孩和成熟女性逗留,比如酒吧等地方。女性安全的消费场所之一就变成电影院或家里看电视,尤其是疫情期间,出去出顿饭喝点小酒的乐趣都被取消了。不在家刷剧又能干嘛呢?
大都市生存,腱子肉没那么盛行了,雌雄同体渐变成时尚。
其次,男子的阴柔美也不是现代产物,从晋朝的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就已经体现出来。

阴柔美的代表就是中国传统的兔儿爷,传说中有一年,北京城里忽然起了瘟疫,嫦娥派身边的玉兔去为百姓们治病。玉兔扮成一个少女,挨家挨户地治好了很多人。玉兔什么也不要,只是向别人借衣服穿,每到一处就换一身装扮,一会儿是男人装束,一会儿又是女人打扮。
消除了京城的瘟疫之后,玉兔就回到月宫中去了。
于是,人们用泥塑造了玉兔的形象,每到农历八月十五那一天,家家都要供奉她,给她摆上好吃的瓜果菜豆,用来酬谢她给人间带来的吉祥和幸福,还亲切地称她为“兔儿爷”。

兔儿爷的关键是一会儿变女人,一会儿变男人,既有男人的英气,也有女人的俊秀。
中国人非常喜欢这种温文尔雅的男人。也就是现在的小鲜肉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