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初鉴 其九

作者: 南川子 | 来源:发表于2020-10-24 09:13 被阅读0次

引:“虛靈不昧,眾理具而萬事出。心外無理,心外無事。”

南川子曰:事理具发于心乎?事理即心乎?心以感事,事以显理也。

引:心即性,性即理。

南川子曰:此心非人心,人心有欲,此仁心也。此性非人性,人性有私,此佛性也。此理非俗理,俗理无定,此天理也。仁心、佛性、天理,三者一也。

引:或曰:“人皆有是心,心即理,何以有為善,有為不善?” 先生曰:“惡人之心,失其本體。”

南川子曰:荀子言性恶,孟子言性善。先天之性,本无善恶。此性元气纯纯,上通于天,下彻于地。善持者,绝善弃恶,逍遥无终。

引:“省察是有事時存養,存養是無事時省察。”

南川子曰:善省者能久。

引:教人為學,不可執一偏。初學時心猿意馬,拴縛不定,其所思慮,多是‘人欲’一邊,故且教之靜坐息思慮。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懸空靜守,如槁木死灰亦無用,須教他省察克治。省察克治之功則無時而可閑,如去盜賊,須有個掃除廓清之意。

南川子曰:循序渐进,不可速达。

引:無事時將好色好貨好名等私,逐一追究蒐尋出來,定要拔去病根,永不複起,方始為快;常如貓之捕鼠,一眼看著,一耳聽著,才有一念萌動,即與克去,斬釘截鐵,不可姑容,與他方便,不可窩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實用功,方能掃除廓清。到得無私可克,自有端拱時在。

南川子曰:动念既除,其也难哉!不若空其心,心空则无念。空而又空,空空如也。

庚子年九月初四

2020.10.20于北京作

相关文章

  • 《传习录》初鉴 其九

    引:“虛靈不昧,眾理具而萬事出。心外無理,心外無事。” 南川子曰:事理具发于心乎?事理即心乎?心以感事,事以显理也...

  • 《礼记》初鉴 其九

    引:人化物也者,滅天理而窮人欲者也。於是有悖逆詐偽之心,有淫泆作亂之事。 南川子曰:欲不节制,后患无穷,烦恼自此生...

  • 《孟子》初鉴 其九

    孟子曰:“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我心有万物,故万物于我可知。知其情,晓其理...

  • 《周易》初鉴 其九

    引:子曰:“君子安其身而後動,易其心而後語,定其交而後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危以動,則民不與也;懼以語,則民不...

  • 《史记》初鉴 其九

    引:案:圣人不独治,必须贤辅,乃命相天地之官,若周礼天官卿、地官卿也。 南川子曰:是也,独治不如众治,选贤举能,然...

  • 《坛经》初鉴 其九

    引:人有兩種,法無兩般,迷悟有殊,見有遲疾。迷人念佛求生於彼;悟人自淨其心。所以佛言:隨其心淨即佛土淨。 南川子曰...

  • 《传习录》初鉴 其八

    引:三子是有意必,有意必便偏著一邊,能此未必能彼;曾點這意思卻無意必,便是‘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夷狄行乎夷狄...

  • 《传习录》初鉴 其七

    引:問:“靜時亦覺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 先生曰:“是徒知靜養,而不用克已功伕也。如此,臨事便要傾倒。人須...

  • 《传习录》初鉴 其十

    引:澄問:“有人夜怕鬼者,奈何?” 先生曰:“只是平日不能‘集義’,而心有所慊,故怕。若素行合於神明,何怕之有!”...

  • 《传习录》初鉴 其五

    引:心一也,未雜於人謂之‘道心’,雜以人偽謂之‘人心’。‘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习录》初鉴 其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uri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