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工作中碰到一比较难搞的客户,老板几次三番提醒我们已经浪费了很多时间,不需要理会这种客户。虽然老板态度明确,但毕竟还是我接手的,订单进行到了大部分即使烂尾也得有个尾。其实每次收到这个客户的邮件都想直接删除,接到电话也好想挂掉,可最终还是忍了,逼着自己去面对。
就在昨天又收到了这位客户的邮件,我是等到所有的邮件处理完才去理会。可也不知道自己的思想是如何转变过来的,只是心里蹦出句话,“任何不好搞的客户都是难得的机会,是以前不曾碰到过的案例。经历它,就是再往上踏一步”,接着我果真就欣然面对,内心不会烦躁感。突然想起我之前摘下的一句话:
伯特兰罗素写到:每当我想到正直而又充满魅力的行动时,我意识到没有什么能与佛雷格对真理的献身相媲美。他的第二卷著作正准备出版,一发现自己的基本设定出了错,他马上报以理智上的愉悦,而竭力遏制个人的失望之情,这有力地说明了这样的人所能达到的境界。
一般人是很难达到这样的境界,一遇到不顺,基本的情绪是沮丧,直觉是不快。也许佛雷格也曾有瞬间的失落,只是另一种理性的力量更强大,这种失落瞬间给驱赶秒杀了。可能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境界之差距吧。
现在回望那些经历的错误,障碍,不顺,真的都是给我们锻炼的机会。可能在当下会真想甩手不干,若真的深入与他们交涉,经历,跨越,最终都成了一个个让我们成长的契机。
最近发现老板把越来越多的事情扔给我做,以至于有一天他自己也发现好像有点过分了,不好意思的说,我毕竟是一个人,时间精力有限,不能做所有的事情。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经常他扔给我一个事,我自己处理完了就通知他一下,没有中间请教,通报,审批过程,节省了双方的时间。跟其他同事说起这事,他们会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大多数事情我不会请教老板的意见,自己做判断和处理。当然非常重大有争议或者战略性的事情还是不敢枉自断夺。我仔细回想这大概是因为前面那份工作,每次有事情去请教老板寻求意见,他几乎从不给积极建设性意见,要不就痛批一顿,要不就扯到其他事情上,我回去还是得去解决,就只当是自己的问题去面对。渐渐地,有发生什么事情我就怎么愿意不找老板,自己默默的处理掉,这样省事还省心,做错的做对的都长在自己心中,学着做判断和决定。反正也不是我的公司,就当任何问题是锻炼的机会咯,还不需要成本,哈哈。不过我这种工作习惯也是需要碰到合适的老板,若是那种事无巨细要报备的主,估计很早就会死翘翘了。
我们当下每一次面对的新的问题和挑战都伸向你的一个台阶,跨过去就是另外一个地方,可大可小,可远可近,但真的每一次都是机会。也许生活中本来就不存在让人沮丧的理由!
Everything that drowns me makes me wanna fly!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