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
梦中的河(下) 文/立香

梦中的河(下) 文/立香

作者: 1b48ee85dedf | 来源:发表于2020-08-31 14:48 被阅读0次

          记得那是我上初三的一个夏天中午,我和一群女人孩子在河边洗衣服。山婶子突然说柳絮喝药自杀了。

          大伙儿都不相信,连声追问原因。

          原来柳絮她爹看傻儿子找不上媳妇,急眼了,他向来是个死要面子的,怎甘心当绝户呢!他想让柳絮嫁到山北,有家儿子三十多岁了,长癫痫,也找不到媳妇。答应只要柳絮嫁过去,就让他闺女嫁给柳絮的哥哥当媳妇。也就是换亲。柳絮不答应,想跑。她爹把她打了一顿,关起来。柳絮喝了一瓶子敌敌畏,发现时就不行了。等推着车子赶到五里外的镇医院里,人已经不行了。

        大伙儿都沉默下来。我还是不信,柳絮怎么会自杀呢?她还给我说过,等过了秋,她要到明水打工,赚了钱给哥哥治病娶媳妇呢!

        我立马跑回家问姐姐,姐姐哭着说柳絮没了。

卑微怒放(冯家珍摄)

        我当时就懵了。晚上我做了很可怕的梦:我娘也要拿我给常年生病的哥哥换媳妇,我抱着院子里的那棵大榆树哭着不放手。哭着哭着哭醒了。我娘说我吓掉魂了,拍着墙念念有词,折腾了好几天。

        我好久都不敢到琴河去。琴河让我第一次体会到了人生的残酷与无奈。

向前(立香摄)

        师范毕业后,我回到家乡做了一名中学老师。中学原来的两排低矮潮湿的平房已经由三层崭新漂亮的楼房代替。我在琴河的祝福声中结婚生子,抽空就带着先生和儿子到琴河去游玩。

溪流潺潺(立香摄)

        时光如同琴河水,日夜奔淌不停息。当《春天的故事》终于唱响垛庄这偏僻的小镇时,去琴河洗衣服的人越来越少了。村里年轻的男人基本都出去打工了,女人们则整天忙着发家致富。姑娘们则忙着上学的、打工的,外嫁。渐渐地,家家有了洗衣机。

        寂寞的琴河两岸杂草丛生,昔日被磨得发亮的大青石板渐渐被泥沙淹没,偶尔也会看到被随意丢弃的农药瓶子。

        琴河无语,独自奔流。

        本世纪初,工业快速发展,大气污染严重,雾霾横行。有人发现了垛庄水库这片山清水秀的养生宝地,纷纷相约在附近买房子、旅游度假,到湖边钓鱼游泳,琴河也随着山村的繁荣再度变得热闹起来。

        我们兄妹们都已成家立业,只有逢年过节才回到老家,去看看父母,去琴河寻找一下儿时的记忆。

        2010年春,辛苦了一生的娘永远离开了我们。没有了娘的身影,琴河只能令人徒增伤感而已。为了更好的照顾年迈的父亲,哥哥把父亲接到了县城。自此,琴河也只在梦中静静流淌了。

        2013年,全国“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正式启动。垛庄水库在重修后被设为“一级水源保护地”,以保证下游野生动物园、植物园和其他大型企业的用水。作为水库重要支流的琴河也受到了保护。

        2016年,我家一鸣考入清华大学,小小垛庄为之振奋。我们陪着父亲回老家上坟。我们站在宽阔的柏油马路大桥上俯视琴河,看到河边已经设有垃圾桶,一个身着黄色工作服的清洁工在扫着路边的落叶。琴河静静流淌,洁净娴雅。

        2017年初,垛庄这个偏远小镇借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做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美梦,充分发挥自身生态资源优势,“垛庄蓝”刷屏微信圈,“五彩山村”扮靓大山,“山水乡韵花样垛庄”风靡全国。

精致(摄于琴河)

        第二年,随着一个精准扶贫政策的大力推进,一个扶贫第一书记让古老的琴河焕发了时代气息。

        当这位儒雅沉稳的山东大汉站在“琴泉竹韵”的奇石旁边,指着美丽的琴河描绘民俗村的蓝图时,我不禁为这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深深震撼了。

        临近初秋,琴河在绿藤抚风蝉鸣竹吟中露出少妇般迷人的娇羞。一架木制风雨长亭静静倚在河岸桥头。穿过长亭,下至石板幽径,修竹林立,明溪鸭戏,余晖斜照,高槭鸟啾。虬杏疏影,碧荷滴露,奇石偎翠,木桥通幽。绿林深处,隐隐几户花墙人家,一盆红月季,正怒放墙头!

        竹林右上是近几年新建的下琴子回民小学。学校前出厦砖瓦房,教室内桌明窗净,冬天空调取暖,教学一体机、教育网络专线设施齐全。这是所完小,十个老师,20多个孩子,来自周围七个自然村。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部分年轻人都带着自己的孩子走出大山,追梦去了。村里的小孩子越来越少,各村小学也在不断合并。

牵手(摄于琴河)

          学校前面,昔日那条每逢下雨就臭气熏天的烂泥巴路,已经变成宽阔的柏油路。有不少村民在路边的公交车站牌下忙着卖自家的农产品。他们看见李书记就很亲热地打着招呼。

        李书记说,扶贫重在扶志、扶智。只有帮村民理出思路,实干增收,让村民看到盼头,得到实惠,一个贫困村才能真正实现脱贫。

        才能和思想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攻坚克难的强大武器。面对这个人人谈之色变的超级贫困村,李先俊没有退缩。作为章丘义工理事长,他通过微信爱心群,帮助村民销售山杏、核桃、花椒、小米等农副产品近2万公斤,增加村民收入近10万元。他争取济南市民宗局的帮扶,建成200亩民族林果示范园,核桃、花椒、杏等产量可观,大大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作为市医院医生,他常常组织医生来村义务看诊。通过努力,他让全村每个人都享受医疗保险,解决了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他带动全村修筑柏油路500米,压板水泥路3000平方米,铺设石板路1600平方米,改造自来水管道1280米,全村实现户户通硬化路、自来水、电、有线电视信号和网络信号。他积极争取政府投资一千万元,规划建设“琴泉竹韵”民俗村,现已建成9座拦河坝,安装路灯40盏,景观灯40盏。现在下琴子村贫困户家庭人均收入全部超过市定标准4277元,实现稳定脱贫,全部达到“两不愁,三保障”的既定目标。昔日的破烂村变成了景色宜人的旅游村。

        琴河欢唱,记住了这个名叫李先俊的年轻共产党员,他无私的汗水丰盈了琴河,踏实的身影温暖了村民的心。

        七十功名尘与土,十里河道云和月。琴河叮叮咚咚,在夕阳照耀下变成一条金水河,带着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灼灼希望,一路向南,向东,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返回时,夜幕降临,华灯初上。2600余盏增设的太阳能路灯化作一条金粉玉液河,静静流淌在南部大山中。转眼间,又仿佛化作一条火龙,蜿蜒腾飞,带着山里人无限的热情和美好的憧憬,向着璀璨的银河飞去……

2 20.08.31(再改)

相关文章

  • 梦中的河(下) 文/立香

    记得那是我上初三的一个夏天中午,我和一群女人孩子在河边洗衣服。山婶子突然说柳絮喝药自杀了。 大...

  • 梦中的河 (上) 文/立香

    在生命的旅程中,总会有一条河伴你左右。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它会在不经意间浮现在你面前,或者,流淌在梦中。我...

  • 梦中老屋是我家 文/立香

    遥远的地方有我老家 梦中的老屋土墙青瓦 榆木门窗爬满了皱纹 柴门半掩挂着凌霄花 炊烟轻笼我梦回老家 踏碎斜阳散披着...

  • 奇人榆木(下)文/立香

    榆木在村里是出名的孝顺,在公司里也是公认的能干。 想当初大学才毕业的榆木初到公司那阵儿,谁看得起他?人长得灰不溜秋...

  • 海山的传说(下)文/立香

    三月十八转眼就到了,全村人一大早都到海子家去。很多人都在暗暗替海子捏把汗。一进门,他们就惊呆了,只见两个喜庆的大“...

  • 夜迷绣源河 文/立香

    章丘古邑,山明水秀,西巴漏河汇聚百泉之水,率性东走北去,至鹅庄已蔚为壮观,始称绣源河。 河宽水稳,两岸百草丰茂,绿...

  • 初雪 文/立香

    近日天大寒,山中更是比城中低好几度。前日我去实验中学充当青年教师素质大赛评委,没有去学校。我家兄长说,山中小雪飘落...

  • 早春 文/立香

    春寒料峭,细雨漫洒。 迎春娇媚,挥动喇叭。 柔柳多情,扭腰抱芽。 流水无意,引笑桃花。 鱼儿顽皮,嬉耍鹅鸭。 农妇...

  • 梅园 文/立香

    南浦月·闲步梅园 蜂闹香清,满园薄翼比窈窕。 画桥停棹,烟柳拂堤俏。 雪雾鹂啼,飞燕秋千笑。 梅花调,醉谁心窍,神...

  • 情迷八泉峡(下) 文/立香

    我觉得大自然户外还真是善解人意啊,把我们一伙人放入山中,规定集合时间,“疯去吧!”比导游跟着叨叨自由多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梦中的河(下) 文/立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vius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