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浦东周老师推荐的书。许倬云先生是著名历史学家,也是我的无锡老乡《往里走,安顿自己》。疫情当下,如何面对自己和现实,这是值得我读的,特别适合二三十岁的年轻人阅读的书。
许先生在书中写到,我也曾感觉活着没有意义,如果不往里走,我不可能活到今天。我对自己人生的期许,就是尽力而为之。而讨论如何自己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其实就是寻找如何才能活得通透的过程。这就像我们都听过的一个禅宗大师讲的故事。他说开悟前开悟后我做的都是砍柴做饭挑水,不同的是没开悟前,我砍柴就想着做饭,做饭的时候又想着挑水,开悟后砍柴就是砍柴,做饭就是做饭,挑水就在专注的挑水。同样的事情,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心境,人生的通透就是否定之否定,知世故而不世故,往里走,就是找到内心,专注当下,看透了生活的真相依然热爱生活。
我有一个问题,认命是好事还是坏事?夫子云,五十而知天命。可见天命很难知道,而且知道以后,有很重要的意义。不过,雅斯贝尔斯说,根本不存在什么命运,不过是局限性和选择的可能性。人活着就要选择,选择之后,就要承担其责任。似乎两者都有道理啊,怎么办呢?
是不是认命的心态比较容易使得自己更加安稳,豁达?比如鲁迅先生的“运交华盖欲何求”,苏轼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认命只是看到了局限性,并不是消极,无为,或许是某个方面,不乱为,有所不为,而认定的目标还可以“咬定青山不放松”。
我举个例子哦,如果遭遇挑战的时候,更多去思考选择和责任,如果是事后,更多思考局限和不足,特别是面对荣誉、成果,思考自己的不足。似乎就是一种入世情怀出世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