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才能真正理解这首诗

作者: 麦田守望_范 | 来源:发表于2016-06-08 05:00 被阅读391次

1回到老屋

麦子成熟的季节,又回到老屋。这里有我很多的成长记忆,难免触景生情。

老房子木质结构,夏天住着凉风习习,很是舒适,如若不是年久失修多处漏洞,住在这里还是很不错的选择。

但如今,这栋房子已经成为村里为数不多的几间危房。别人家那些地基高耸的新房,两扇红门、满墙瓷砖,家具一应俱全,追的上时代的潮流。而我们这栋老屋,寒碜的夹在里面,苟延残喘。

父亲最近脾气很大,看啥啥烦心,看谁谁别扭,因为他一心想盖新房子,而我们因为想着早晚会搬迁而没有修葺动工的做法,让他心里窝火。

老房子有各种窗户,透过不同的格子能欣赏到窗外美好的自然风光 。

我喜欢透过各种窗棂棂、门缝缝,去偷看伸手可及的蓝天白云,那是一种别样的美,不会开门见山,让人措手不及,而是一种羞涩的、婉约的感觉,很特别。


窗外风景

趴在那扇老旧的小木窗前,仰头可以看到邻居家大树的树梢越过房顶跑过来,像是伸出手来跟你打招呼。绿绿的叶子随风飘摇,沙沙作响。在说什么悄悄话呢,声音大点吧,我呵呵笑着,心想。


穿越过来的树梢

做饭。

坐在灶台前面,引燃树枝,火焰忽忽直冒,过往噌噌的涌入心田。

人的记忆,连着场景。为什么父母总是喜欢坐在电视机前看倪萍主持的寻亲节目,就是因为感人啊,而那些音乐,相关人,氛围的布局与调动,多多少少渲染强化了这种场景,让你不由得动情,洒落同情的眼泪。而这里,同样有情有景,尽管,物是人非。

灶火

2.隔墙有耳 、后院苍苍

北邻家正在修房子,厨房处连接的一面墙有个缝隙,阳光投射下来,照得灶房亮堂堂。我能听见他们的讲话,根本不用偷听。


阳光透过缝隙洒落下来

厨房的窗户同样有趣,只要抬起眼皮便可欣赏郁郁葱葱的后院。

当你走去那个古代称作茅房的地方时,需踩过一排红砖铺列的小道,两侧满是绿树红花,香椿树,枣树杏树,花椒树,还有或红或白但叫不出名字的花儿。这种感觉,是不是很美?

呵呵,听我这样描述,你头脑想象的画面肯定不错。但你知道吗,事实并不都是想象的。

你知道,这是一栋老房子,南邻家的房呢,也同样与我们是一墙之隔。而这堵墙已经垮踏多年没有修理,两家中间隔开的那段堆放着树枝,杂乱无章。

后院的景象

这里人的茅房,一般会放在后院,而两家倒塌之后的后院,你能猜到下面我想说什么。好吧,不难为你了,我想说的是如厕的尴尬。

那天,我上完厕所出来,一边整理衣服一边欣赏花儿。忽的闪出一道白光,从南邻家后院那边,定睛一看,原来是隔壁老太太撅着屁股方便。

天哪,吓得我赶紧低头,蹑手蹑脚回了屋。那个尴尬啊...

3.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这里乡村气息浓浓,幽静,平和。

冒着黑烟的拖拉机嘟嘟作响,你不但不心烦,反而感觉亲切。即便它噪音很大,你也不会着急避让,因为它慢吞吞的如同蜗牛,不会飞驰电掣吓得你浑身冒冷汗。也因为主人友善,不会视而不见。你是一个人啊,他们会注意,或许大家还认识,然后咧开大嘴笑着跟你打起招呼。

孩子们玩的开心。拿着铲子和泥巴,拉出饭勺扬麦子。还光着脚丫子四处乱跑踩的泥巴脏兮兮,然后把鞋子丢到水桶里。他们撒野般玩,老头跟在后面不停的发怒责备抱怨。

麦子晒在广场上,烈阳高照,父亲不时过去搅搅以尽快晒干。


晾晒麦子

午后,我跟小妹还在聊天,有一搭没一搭的。这时,母亲从地里打来电话说赶紧收麦子,乌云上来,变天了。

于是开始忙活,轰隆隆几个雷声便吓得我们一路慌张到手足无措。拿起袋子,铲的铲收的收,尘土扬起,麦渣蹭脚,这些都顾不上了。每一声雷响都让紧绷的神经不由得再重重的抽搐一下。

父亲像个哑巴,着急指挥却说不出话,憋得脸通红,只能变脸发脾气。母亲推着没气的单车一路小跑赶来麦场。

几滴过路雨,便折磨的我们疲惫不堪,几十分钟收拾完几千斤麦子,真是够呛。 此刻,我看着遗落地上的每一颗麦粒,都是那么珍惜。


麦子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只有在当下,你参与忙活了,才能真正体会不同的韵味。没吃过苦的,永远体会不到那份艰辛。

孩子们的眼里只有玩,大人们着急忙慌,顾不得吃顾不得喝,而他们则窜来窜去躲入麦堆上喊着好玩好玩,真好玩。


玩耍

附近乡亲也主动赶来帮忙,我连连道谢说:"没多少了,你们歇着吧,没事。"婶婶们说:"歇啥嘛,你屋里没劳力,搭个手做得快么。"

是啊,我家没劳力,这话听起来多么伤感。

小时候就是这样,因为没劳力,每次收麦子都得求爷爷告奶奶,麻烦别人有壮小伙的人家来帮忙,看尽脸色,悟尽悲凉。

4.一斗米,两分钱

母亲说,今年老天不给好脸,麦子长势差、收价低。 以每斤九毛钱来算,两千斤麦子大概可以卖1800元。而之前种麦子的成本已超过两千,还不算经常回来种地的路费,更别提人工苦力。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每此时,最能表达心情的,莫过于这首诗。

村干部的家,个个盖得富丽堂皇,上任一年半载便香车数辆。 我能说些什么呢?

已成残废的父亲,拿着残疾证找干部咨询残疾补贴,人家回答模棱两可,皮球推来推去,推的结果就是残疾证只是一张废纸,没任何用处,你残废就废着吧。我们干部的眼睛只往上看,能拉到多少项目才是重点。

5.老屋,老人

这四位老太太,不是对门就是邻居。她们曾经看着我长大,我也慢慢看着她们一天天衰老。每次回家,她们都会热情的打着招呼,问问孩子,关心关心家人。

那天收完麦子路过巷口,她们笑着说:“这回可下苦了,以前你爸妈还舍不得让你做这重活,现在老了没办法,你就得上场。”

我笑笑说是啊是啊,然后拿起手机对准她们说:“我给你们拍张照吧。”呵呵,她们摆了摆坐姿,不好意思起来。

这些老人,从幼年到暮年,有今年没明年,吃过多少苦,出过多少力,或许,从她们沟壑纵横的皱纹里,可以知道一些。

此刻,我能做得只是祝福,愿她们身体健康,平平安安,如我。


我的邻居们

你有没有这种经历,去深刻理解一首诗。无论你是如何,我是有的,以前有,现在也有。正是这种经历,让我更多了一层对人生的理解,对生命的珍视。

末了,愿好人一生平安吧,当然,包括我在内。

相关文章

  • 你如何才能真正理解这首诗

    1回到老屋 麦子成熟的季节,又回到老屋。这里有我很多的成长记忆,难免触景生情。 老房子木质结构,夏天住着凉风习习,...

  • 好诗赏析(一)

    真正明白一首诗,要知道:这首诗的解义;写作手法;意境。更要了解的作者的写作背景,才能清楚诗所表达的真正含义。从而学...

  • 怎么判断学生是否听懂、学会了?55种评估方法,你都知道吗?(上)

    你如何衡量一个学生的理解力? 如何才能真正“发现”他们知道的东西,以及理解程度? 列举衡量理解力的方法,不同于学生...

  • 【0706】 高山

    【0706今日话题】 你是如何理解图片中这首诗的呢? 你无论是做高山还是小草,努力做好自己。如果给别人带来启发,便...

  • 课堂感受

    自说自话,我是个挑剔的人。但好像自己上课也有这种感觉,语义混乱,“通过这首诗咱们理解了这首诗的意思”,“这首诗描写...

  • 《心灵温暖心灵》------当心被触动

    “用心灵温暖心灵”,当我们走进孩子的心灵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知道如何去教育孩子。当你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才能理解很多...

  • 【0706今日话题】

    【0706今日话题】 你是如何理解图片中这首诗的呢? 001.珠穆朗玛峰本来就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那就是高。所以,...

  • 【0706今日话题】

    【0706今日话题】 你是如何理解图片中这首诗的呢? 珠穆朗玛峰天生就有海拔的优势,是世界第一高峰,无人能及。 有...

  • 《山居秋暝》读后感

    《山居秋暝》 这一首诗,非常容易理解,你看这个文字,仅是大白话,都让人能够看懂和理解。 王维写这首诗的时候,心情很...

  • 一棵开花的树

    早久喜欢这首诗,刚好今天看到一棵开满花朵的树,触景生情忽然想到这首诗。 [ 现代·席慕容 ]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如何才能真正理解这首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wcj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