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互联网会员主要有两种:付费会员和非付费会员。付费会员需要支付费用,如乐刻月卡,非付费会员更多的是等级权益。本文中提到的会员为付费会员
会员的目的
会员最为互联网盈利模式中的一种,主要的目标有三个:
1.增加用户留存
用户对平台有一定的信任感而购买了会员,同时通过会员享受的福利会让用户习惯。而且毕竟在平台上花了钱,对于用户的离开成本会变的很高。这个时候除非有其他平台由更加优惠的诱惑,不然会员用户是不会轻易离开平台的
2.提升用户价值
通过会员付费可以提高单个用户的付费价值。购买了会员后,用户的粘度会增加,同时通过会员折扣权益,可以间接提高用户消费的次数。比如开通会员后,大部分品类商品打8折,虽然买的单件金额变低了,但是如果购买了两件、或者更多,就会产生薄利多销的效果
3.会员费收益
通过会员费直接收益,简单的说就是用户购买数*会员费获取的money,可直接用于平台其他业务的发展。当用户购买数*会员费数值较大且用户不需要马上消费掉,这个数据是非常可观的
会员的类型
从会员盈利结构占比来区分,主要有两种,分为原有业务+会员和会员为主:
1.原有业务+会员
会员只是其中一部分,例如电商和外卖。没有会员用户依旧可以使用,购物本身就可以产生盈利,会员作为补充,一方面可以通过会员费直接盈利,另外一方面通过会员制增加用户粘度,提高用户价值。用户会抱着既然我已经开了会员,为何不在这个平台上继续消费的心态
2.会员为主
会员为主的产品,例如工具类产品。通过初期免费的功能使用,后期推出会员功能,只有开通了会员才能使用对应的功能。通过会员的收费直接构成产品的盈利点,当然也没有绝对以会员为主的工具,当用户到达一定基数,可以采用广告+会员的方式。广告和会员两者并不冲突
盈利模式
1.各平台会员对比

a)从会员时间区分
月、季、年的有:饿了么、爱奇艺、优酷、keep、乐刻
月、年的有: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
月的有:美团
年的有:京东、网易严选
b)从会员类型区分
原有业务+会员:电商、外卖、健身
会员为主:工具、视频
2.盈利分析
假设平台每个月用户平均消费A件商品,商品平均价格为B元,因此消费为A*B;假设用户购买了会员花了C元/月,每个月可便宜D元(优惠全部使用的情况下),消费为A*B+C-D;因此吸引用户的表面感觉为花的钱变少了,A*B>A*B+C-D,因此D要>C,按照这个逻辑开通会员平台反而是亏的。但是实际上因为各种原因,会员各种规则、不必要的优惠消费等限制,用户每个月是花不到D元的,因此分为3种情况
情况1:D>C
对于这部分用户来说,我本身就有这么多的消费,所以买了会员的情况下。我肯定是赚的,因此A*B>A*B+C-D。会员是不盈利的
情况2:D=C
对于这部分用户来说,没有太大的影响,因此A*B=A*B+C-D。会员本身盈亏平衡
情况3:D<C
因为D中有些优惠券可能限制某某化妆品使用,而你又用不到。因此实际公式为A*B<A*B+C-D。所以会员模块会产生盈利
大部分平台我们仔细去算一下,会员费这部分其实是盈利不多,甚至是不盈利的,以“饿了么”为例,一个月10几块钱的会员费,平时一个月点外卖肯定超过10次,意味着送的券肯定都可以用完,用的券节省的钱本身就会超过会员付费的金额
但是因为会员的牵制以及优惠的诱惑,提高了用户留存。会间接导致每个月消费量A上升(比如平台优惠方式不是优惠券,而是某某电器打8折,这可能不是你需要的,但是你消费了)。这在隐性中提高了用户的消费量此时 A*B<A*B+C-D ,提高了消费额。因此某某商品打X折,对于用户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
直接靠会员盈利的模式可以将部分数据设置为0,比如A和B置为0,这样开通会员后A的数值就是等于会员所付的金额
当然会员可行的前提是用户本身会在这个平台得到东西,并且会持续留在平台上。这样会员的盈利模型才有持续下去,而会员增加的盈利为[(A*B+C-D)-(A*B)]*购买用户量*购买次数,因此购买的用户和续费用户数会显得非常重要。而购买的用户皆为会员转化用户,用户本身的基数就会显得尤其重要。同时续费用户数决定我们的会员不是一次性买卖。当然当购买用户量不够想采用会员的方式时(A*B+C-D)-(A*B)的差值相对就要提高到一定程度,才会起到盈利效果。
所以会员模式盈利三要素为:差值、会员转化数、会员续费数
3.总结
以会员+原有业务平台为:外卖、电商、健身。以会员为主的为工具、视频。当然很多平台在核心功能发展稳定后,都会通过拓展线下或者周边需求扩大群体从而促进盈利。因此很多以会员为主的平台最后衍生发展出其他业务后,会员也会成为促进后期新业务消费的因素之一
至于会员设置的有效期时长需要根据平台业务需求频率(即用户使用频率)进行考虑。比如电商会设置以年进行会员购置,因为电商购买频率不会太高,提高会员时长可以弥补这一部分的缺陷,同时时长变长后,可以优先获取会员费,当购买用户基数大时,这部分会员费直接收入是非常可观的,甚至可以优先用于支撑其他业务的发展
说在最后
会员作为互联网盈利的其中一种模式,能起到很好的促留存、提价值、会员收益三个关键优势。只不过前提是我们的产品能够打动用户,且用户愿意持续留下来进行使用。同时根据平台的用户量、用户使用频率、能提供的关键产品和服务等对会员进行月、年等权益包装
最关键的一点为,在决策会员之前需要计算会员服务推出时,明确究竟是以会员为主收费还是为了促进线上线下业务的更多转化,再则通过(A2*B2+C-D)-(A*B)计算出会员推出后能否提高营收等条件判断是否要推出会员业务。毕竟会员体系对于产品和技术的研发本身就是一种成本
注:A平均消费商品数,B为商品平均价格,C为购买会员的金额,D为可便宜金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