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770
网上读到一篇《种菜小记》的文章,读到这句时:“……买好翻耕的耙头锄头,割草的弯刀,栽菜的小锄,担运的箢箕扁担等……”,句中“箢箕”两个字,让我眼前一熟。仿佛是在热闹的街头闲逛,突然看到了自家的孩子般,格外心热。
“箢箕”,又反复把这两个字拼读了一下。确定它的拼音应该是yuanji,yuanji,yuanji……反复一念,唇齿间的余音,竟把我的思绪拉回到了从前。
yuanji,小时候,常听父母挂在嘴边。我也知道那是指什么,它指的是那种用竹篾编成的盛东西的器具。
从竹林里砍来新鲜的绿色大竹竿,用砍刀砍去竹枝,砍开竹筒,削去竹节,再用篾刀破开竹筒,破成一根根像粗面条般的长竹条。蔑匠师傅把柔软的竹条,沿着一个方向,交叉反复编绕,形成蔑块,然后往上拢成弧形,再拢成一个立体的三角形形状。在三面的边沿上,再夹上一圈的粗竹条,在粗竹条左右分别安装上铁丝。装上铁丝,是为了方便用扁担勾子提和担东西。从竹子到用具,箢箕是青竹自我价值提升的裂变产物。
箢箕一般是成对编织的,用勾子扁担双肩挑的时候,左右可各挑一只,保持平衡。
常看到父母拿着扁担勾子和箢箕出去,回来往往就挑着满满一担的青菜萝卜,或稻谷、泥巴什么的。
“挑一对箢箕,就能移山倒海;搭一座凉亭,就会荫庇子孙。”真正是一肩担尽古今愁。
小时候,父母叮嘱我们要读书的话就是:如果不好好读书,以后就送副yuanji扁担给你们,回家担泥巴。
父母口中说yuanji时,我一直心里纳闷,不知道这两个字要怎么样写。我猜想,这种称呼只是乡间的俗语俗称,是写不出来的。
只到今天,偶然读得这文,拼出这两字。才知道,这世上原来真有这个词儿,觉得几分诧异,几分惊喜。终于揭开了一个自小而来的谜团。
那时力气甚小,肩不能挑,手不堪提,想想yuanji扁担担泥巴的未来,还是感到茫茫然而充满畏惧的。于是,认真读书,还是幸运地走出了小小乡村,改变了长大要天天担泥巴的宿命。
箢箕,yuanji,反复体味,我怎么觉得似是故人来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