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大蒜作为一种调味品一直深受人们喜爱。不过,加了蒜的菜肴虽然吃起来很香,但是吃完后就很难受,因为嘴里会散发出一股令人窒息的味道。
这令人窒息的味道最短也要几个小时才会消失,而且就算你吃完蒜后立刻刷牙,蒜味也不会消失,这是为什么呢?小游来为你解答。
No.1
大蒜的味道来自哪?
早在5000年前的古埃及、古罗马时代,大蒜就很受欢迎。
不过那时的大蒜更多的是作为药品或祭祀品。
人们敬畏大蒜,认为它能驱除邪魔、包治百病。
当时的农民甚至用大蒜汁涂抹牛角,意在保护耕作的牛免受邪魔侵袭。
患上感冒、咳嗽等疾病时,他们也常用大蒜入药服用。
西汉时期,张骞从西域带回了大蒜,于是它开始在我国大江南北的餐桌上频繁出现。
尤其北方人对蒜的喜爱超乎寻常,桌上常备几瓣蒜是最起码的用餐准则。
1844年,人们从大蒜里提取出了大蒜素。
这就是大蒜中辛辣味道的来源。
释放出刺激性气味的大蒜素其实是大蒜本身的防御手段。
原本白白胖胖的大蒜并没有味道,但就在掰开、捣碎的瞬间,一股熟悉的气味迎面而来。
大蒜在烹调鱼、肉、禽类和蔬菜时有去腥增味的作用,特别是在凉拌菜中,既可增味,又可杀菌。
可是非常尴尬的是,大蒜放在菜里可以去腥,进到嘴里却会带来一股臭臭的蒜味。那是因为我们吃大蒜的时候,大蒜素就会进入身体,渐渐地发出臭味。
No.2
为什么蒜味难去除?
吃完大蒜以后,臭臭的味道会久久不散,持续时间可以长达 24 小时。即使吃完大蒜后刷牙,蒜味还是不会消除,这是因为大蒜引发的口臭,并不来自口腔,而是来自胃里。
在胃里,胃液会进一步分解大蒜,释放出硫化物和其它的维生素、矿物质,其中的大多数分子会进入肠道继续消化,而大蒜素中一种叫做烯丙基甲基硫醚(AMS)小分子物质就会被分解出来,接着AMS凭借“小巧”的分子量轻易穿过胃粘膜,进入活动范围更广的血液中。
这是大蒜中唯一一种能进入血液的成分,但只此一种就足以让蒜味萦绕全身。
血液流通范围广,搭上这趟顺风车的AMS也就疯狂扩散,随处“下车”。
从嘴里散发的蒜味最多只持续24小时,借助外物去除还能将时间缩得更短。
但“驰骋”血液的AMS居无定所,时而溜进肺循环里,参与到呼吸作用中。
当我们呼吸时,它就会通过肺循环,像氧气和二氧化碳进出我们的身体一样,从嘴巴里呼出去,于是就有了难闻的蒜味从口中呼出。
就算我们吃完蒜马上刷牙,也不能阻挡胃对蒜的消化,只要胃还在消化蒜,这股味道就会通过血液持续从口中呼出,所以刷牙对去除蒜味是没用的。
有效的去除蒜味的办法就是吃一些能够控制AMS的东西,比如苹果、生菜、绿茶、薄荷等,它们含有一种多酚类物质,能够与AMS发生反应,进而控制蒜味。
还有一个有效去除蒜味的办法是:在吃完大蒜后喝一杯牛奶。牛奶中的蛋白质会与AMS发生反应,可以有效去除蒜味。
不过,喝牛奶时,要注意小口慢咽,让牛奶在口腔中多停留一会儿,而且最好喝温牛奶,这样效果会更好。
科学涨知识:大蒜变绿还能吃吗?
你见过绿色的蒜吗?看起来很恐怖,好像变质了一样,但是很多人把它们当成餐桌上的美食。
我们熟悉的“腊八蒜”就是绿色的,它是用剥了皮的蒜瓣在醋中泡制而成,味道偏酸微辣。
大蒜在醋泡过之后会变绿是因为:大蒜在醋酸和大蒜里的酶作用下会生成蒜蓝素和蒜黄素,他们混合后就成了绿色。
由于蒜蓝素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所以,绿色的大蒜更有保健效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