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叫老表去田里找个草蜢,也就是禾虾的照片拍给我,他随手拍了这个东西敷衍我。当我不认识禾虾吗?人家长着尖头小红嘴细腰,这个“鬼蜢”,不能吃又丑……
在七、八月的广东,天气闷热得像火炉,母亲总会回忆起以前种田的日子,说割了禾后很快就要插秧种晚稻,那天气热得边插秧,那汗滴到水里便是“叮叮咚咚”地响,来论证古人的“汗滴禾下土”的确是真实地来源于生活的。
记得小时候稻谷成熟的时候,邻家的哥哥姐姐们会去稻田里捉蚱蜢回来,江门五邑本地不会叫它做蚱蜢,我们会叫它草蜢。而有地方更形象地叫它作禾虾,说是那煮熟了吃的味道像虾肉。
那个时候也不舍得放油去油炸着吃,只是在做饭的时候,放在火灰里烧烧,一大帮小孩抢着吃,吃得嘴上黑乎乎的,觉得幸福的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