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写,你在看,如果可以产生共振,恰好还能给你一些启示,这就是文字的力量
—1—
前几天,我在简书上的一篇文章,阅读量突破了五千,引发了近三百条评论,同时,被“今日头条”转载。
我兴高采烈的告诉G先生。
他淡淡的说:就算你以后出名了,也是穷作家,你看,中国这么多作家,诺贝尔奖的有几个?
悻悻然,有些后悔。
不该跟一个不在同一个频道上的人,谈这么交心的话题。
你无法强迫一个和你没有同样价值观的人,理解你自以为是的文艺,就像你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或者感动一个不爱你的男人。
—2—
晚上和朋友散步,她说,感觉你好久没有推文了。
我说,没有啊,不是两天一推么?前天刚推了一篇文章,今天该推了。
只是,我还没有写。
记得刚开始写作的时候,目标明确,三个月成为简书签约作家,一年公众号能够开通“打赏”和“原创”,还曾经和我哥夸下海口,一年要做到20万的粉丝。以目前的进度,大概能做到2万粉丝就不错了。前提是,我能坚持一个人,这样默默的写一年的时间。
朋友说,是不是慢慢的,就变成三天一推文,然后四天一推文,一周一推文?
我们都没心没肺地相似而笑,她就那么一说,我就那么一笑,但是我们都清楚,散步完后,我一定会乖乖坐在电脑前,码我的字,写我的文章。
她知道,码字是我的梦想!尽管,“梦想”这个词,常常被我俩拖出来狠狠嘲笑蹂躏,可是,在我心里,它依然值得追求。
—3—
正如G先生所说,写文章是一件不值钱的活。
也像朋友开玩笑的,坚持做这件事情,是那么的不容易。
其实,不管你做什么,都会有千万人阻挡,不看好,甚至你最亲近的人,都会给你差评。只要你自己不妥协,就没有关系。
什么是成功?
韩寒说,要什么成功呢,不就是赚一大笔钱,然后证明给一群SB看么?
我没有韩寒那么大气,也不想去评判他的成功,以及他眼里的成功。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不一样,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成长环境,想要的成功,在宽度上都不同。我用“宽度”,而不是用“高度”,因为,在我看来,成功是没有高低之分的,只有宽窄的区别。
《欢乐颂》里的关雎儿,她的成功,就是做一个像安迪一样的人,有能力,有魄力,有智慧,有钱,能在商场游刃有余。所以,她跟着安迪一起跑步,拿着笔记本听安迪做案例分析,抓紧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尽心尽力工作。
《蒂芙尼的早餐》里的霍莉,在她心神不宁的时候,总是打车到“蒂芙尼”,这是唯一有效的方法,可以让她即时心安下来。“蒂芙尼”是那么宁静和高贵,那里不会发生什么不幸的事。她像一朵交际花,辗转在不同男人之间,希望有一天,可以嫁入豪门,从此带着她的弟弟,到一个像“蒂芙尼”的地方生活。在那里,她弟弟可以骑马,她也不用再颠沛流离。
《父与女》中,父亲的成功,在于可以靠自己的能力,抚养和陪伴女儿长大,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女儿提供更好的生活。于是,他忍受癫痫病反复发作,忍受长年累月的写作,低着头攒着劲,吭哧吭哧,直到病发身亡。
再比如,《乔布斯》,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特立独行,桀骜不驯,格格不入,习惯用不同的眼光看事情,不受规则约束,对既成事实不屑于顾。他的成功,在于为苹果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带来一次又一次改革,推动人类向前。他是疯子,是天才,因为只有疯狂到相信自己能够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正改变世界。
不能说,他们中谁的成功高端,谁的成功低档,都是按照自己心中所想,做自己心中所念,坚持自己所为,实现自己所寻觅的。
我们要允许多元的价值观,包容成功的多元化,世间之所以如此美好,如此生动,如此丰富,如此婀娜,如此娇艳,如此灿烂,如此波光粼粼,就在于每个人,都在追求,属于自己内心的,或宽或窄,或大或小,或朦胧或明亮的成功。
—4—
我一直坚持写作,当然是为了成功,只是,我想的成功,不是G先生理解的财富,也不是韩寒的被“一群SB”知道。
我的“成功”,要来得更加矫情。
就如今天有一位读者告诉我:挺喜欢你的文章,你在简书上的文章,我都快看完了。
或者前几天,一个读者说:不能留言,不能评论,不能打赏,但我每天都看,欣赏你的文字,感同你的情怀,羡慕你的才华。
......
我在写,你在看,我正好写我喜欢的文字,恰好一不小心可以触动你的心灵,或者引起你的共振,若是能对你产生一些影响,那么,这就是文字的力量,就是我坚持写作的真正意义。对于我来说,这就够了。
写作的旅程,是以我的文字,与你邂逅,一起度过一段美丽的时光,湖光倒影中,暗香浮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