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合欢蠲忿”,“萱草忘忧”,皆益人情性之物,无地不宜种之。然睹萱草而忘忧,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对合欢而蠲忿,则不必讯之他人,凡见此花者,无不解愠成欢,破涕为笑。是萱草可以不树,而合欢则不可不栽。
栽之之法,《花谱》不详,非不详也,以作谱之人,非真能合欢之人也。渔人谈稼事,农父著樵经,有约略其词而已。凡植此树,不宜出之庭外,深闺曲房是其所也。此树朝开暮合,每至昏黄,枝叶互相交结,是名“合欢”。植之闺房者,合欢之花宜置合欢之地,如椿萱宜在承欢之所,荆棣宜在友于之场,欲其称也。此树栽于内室,则人开而树亦开,树合而人亦合。人既为之增愉,树亦因而加茂,所谓人地相宜者也。使居寂寞之境,不亦虚负此花哉?灌勿太肥,常以男女同浴之水,隔一宿而浇其根,则花之芳妍,较常加倍。此予既验之法,以无心偶试而得之。如其不信,请同觅二本,一植庭外,一植闺中,一浇肥水,一浇浴汤,验其孰盛孰衰,即知予言谬不谬矣。
【译文】
“合欢可以消除人的愤怒,萱草可以让人忘记忧愁。”它们都是陶冶人性情的植物,而且任何地方都能够栽种。看见萱草就会忘记忧愁,我只是听人这样说过,没有见过这样的人。至于合欢能消除人的愤怒,就没有必要去问别人,见到这种花的人,都会怒气全消、破涕为笑。这样看来,萱草可以不种,合欢就不能不栽。
栽种合欢的方法,《花谱》中没有详细介绍。不是不想写详细,而是因为《花谱》的作者,不是真正懂得合欢的人。就像让花匠谈如何种庄稼,让农夫谈如何砍柴,他们只能简单地说几句。合欢不适合种在庭院外,最适合栽种在闺房里。合欢早上张开,晚上合拢,每到黄昏,枝叶互相交结,所以叫“合欢”。要把它种在闺房里的原因,是因为合欢这种花应当放在合欢的地方,就像椿树和萱草应当种在父母住的地方,荆和棣应当种在接待友人的场所,要让它们相称。把合欢树栽在闺房,人分开树也分开,树交合人也交合。人能因为树而更加欢愉,树也会因为人而更加茂盛,这就是所谓的人地两相宜。如果把合欢树种在寂寞冷清的地方,不是太辜负这种花了吗?浇灌合欢的水不要加肥料,要用男女共同沐浴的水,隔一晚上浇一次它的根,这样,合欢花会比平常加倍的芳香娇妍。这是我验证过的方法,是无心试验得到的。如果不相信,就请同时找来两棵合欢,一棵种在庭外,一棵种在内室,一棵浇肥料水,一棵浇洗澡水,试验一下谁盛谁衰,就知道我的话对不对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