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带孩子游玩回程的路上,接了一个家长的电话,我还没来得及张口,只听那头家长大声让孩子不用再上学了等等。家长几乎崩溃的情绪,让我一下有些着急,所以便问了句“是不是孩子又不好好完成学习任务了?”这时家长才一边对我回应,一边还在斥责着孩子,大概就是孩子的数学计算题做的错误连篇,作文一下午也写不出来,一张试卷字体写的超级潦草等等。
为什么我会问“又”这个字呢?其实早在一年之前刚接触这个班级没多久,我便接到了这个家长的这样奔溃的一个电话,那次我们聊了很久,从分析孩子的问题,到给出建议等。这个过程一直也持续到现在,过程中有明显好的地方,但个别时候还是让家长十分无奈。
其实这个孩子自身能力是非常好的,只是贪玩心太重,又没有自律性,能完成到满分的,但每次只完成60分,孩子的妈妈大学毕业全职在家照顾孩子,可以说为了孩子付出一切,但每每这个时候挫败感,气愤感扑面而来时,其实我觉得我也很能理解,就像我们老师在学校,有时候感觉明明很简单的一道题,孩子们偏偏粗心做错,我们又能怎么办?生气,但是却不能解决问题,只能再耐着性子再讲再练。因为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是处于贪玩、自控能力差的阶段,这也是他们的天性,我们要遵循这个规律,就像大家常说的《牵着蜗牛去散步》中的句子一样!
只不过,有时候我们在面对现实问题时,会生气会奔溃,这也是完全能够理解的,适当的发泄对我们也都有好处,但是作为家长,特别是因为我也成为一名新手妈妈以后,我觉得我们适当的发泄后还是要理解孩子的阶段性,保护他们的天性,耐心一点,多鼓励多正向引导,让他们慢慢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