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乘物而不徇物
——赖杰成
梁缺《天人互泰》中有这样一段论述:“天与人的关系要达到‘互泰’,人类务必树立‘存天理,灭人欲’的传统哲学思想。‘存天理’就是存善,循道而行,‘灭人欲’就是去恶,克己省身。‘存天理,灭人欲’ 是平衡人与自然关系的需要,是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需要。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与适度的欲望均符合‘天理’,也在‘天理’的范围之内,‘天理’包括道理、公理、常理、情理、规律、秩序等,它是人类仁义之心、恻隐之心、关爱万物之心;‘人欲’是指超出了人类生存发展基本要求的欲望,它是人类自私之心、利己之心以及不顾后患之心。人类趟若失去了自控能力,就否定了自己的智慧,就驱逐了自己的灵魂,人类的生存就会降格为其他动物式的生存。‘君子乘物而不徇物!’所以,人类以及每一生命个体必须具有福祸相依、物极必反等辩证思维以及认识自己、自知之明和适可而止、恰到好处等生存智慧,驾驭‘欲望’,做到‘物物而不物于物’,从物役中解脱出来。总之,生命智慧永远有着感召人类精神和灵魂的魅力,人欲适度则天灾自减,人欲适度则天人互泰。”其中“君子乘物而不徇物!”的意思是:品德高尚之人悟透了生命的本质,并善于把握事物的内在规律,不受物欲所惑和驱使,不曲从对身外之物的谋求和索取。这与两千多年前管子说的“君子使物,不为物使”、荀子说的“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庄子说的“物物而不物于物”等所表达的意思有异曲同工之妙。
梁缺《天人互泰》
罗定哲寓“天人互泰”石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