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城市故事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古代文化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南京的模样|西方人眼中的南京  纽约大学教授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南京的模样|西方人眼中的南京  纽约大学教授

作者: 欧希文 | 来源:发表于2017-10-29 07:44 被阅读86次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南京的模样|西方人眼中的南京  纽约大学教授讲座

十月南京,留存秋季尾巴最后的暖阳,温婉得犹如落日的余辉,在这徐徐微风吹皱一池秋水之际,金陵图书馆举办了第三届金图读者节,《金陵物语》系列活动举办得有声有色,而我于重阳节有幸参与到了衛周安教授的讲座——西方人眼中的南京。

衛周安教授是上海纽约大学教务长,同时也是纽约大学历史系Julius Silver讲席教授,她早年就读于英国剑桥大学,1987年获得耶鲁大学历史学哲学博士学位,自1992年起,衛周安在纽约大学历史系任教20余年,并于2009年起任历史系系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近代早期中国历史、中国与西方、中国的帝国文化等。著有《清朝中叶的流放:发配新疆,1758-1820》、《北京的六分仪:中国历史中的世界潮流》和《中国的战争文化:帝国与清朝军事》等。

前几日,我在金陵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看到关于衛周安教授的讲座,看到有这么一位资深历史学家,我不禁肃然起敬,毕竟在我所能够接触到的人群,基本上都是与文学和历史绝缘的,因此对文学和历史颇感兴趣的我,便下定决心要去听这场讲座。

我坐公交转地铁从雨花台区赶到金陵图书馆,在地铁上我就一直在想,衛周安教授究竟长什么样子,由于微信公众号封面选用了一张衛教授烫起碎花球状发型,眼睛架在鼻梁上的图片,而且背景是那种光怪陆离的金色装饰物构成的画面,给我一种西方世界魔幻之感,不禁提前下了定论,这衛周安教授定是从童话小说里面走出来的王后。

我抵达金陵图书馆一楼视听室的时候,时间点刚刚好——下午两点整,刚一入场我就发现,现场坐席上书友年龄跨度大,职业范围广,单从衣饰妆扮来看,就知道是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的文学爱好者。我挑选中间的位置坐下来,身后是头发花白的老夫妻俩,左边是一对年轻情侣,右边是一位高中语文老师模样的阿姨,前面还有一位外国友人……看来,以经济发展为重心的21世纪,仍然有一大批热爱文学的人,他们从不在任何的时代里缺席文学的呼唤。

坐定以后,我随即专心致志地听起衛周安教授的讲座。衛教授坐在讲台前,身穿黑色修身西服,红色薄毛衣上戴着一串细长白色珍珠项链,银白色耳环在淡淡的灯光下闪耀着柔柔的光,烫着精致美丽的碎花发型,鼻梁高挺,脸颊瘦削,眼神深邃。衛教授举止优雅轻缓,说起话来温和从容,静谧如泉,像极了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现在看起来,衛教授不是从童话世界里走出来的,而是从这么远那么近的20世纪杜拉斯小说故事里走出来的。

衛教授首先从南京美食讲起,豆腐和鸭子,南京的这两大特色小吃绝对可以征服衛教授的味蕾,我相信,衛教授待在南京久了就不想离开了。我作为一个读书在南京工作也在南京的小青年,可以说我认识南京是从吃开始的,夫子庙秦淮河畔小吃数不胜数,新街口大行宫美食广场林立,还有那些不起眼的窄巷子,说不定就藏着南京最让人难忘的小吃,珠江路口梅花糕,青岛路边臭豆腐,鼓楼小巷茶叶蛋,鸡鸣寺旁嫩莲蓬,“金陵物语”当然要从吃说起。

然后衛教授接着谈起来中国的西方传教士,从利玛窦讲到尼霍夫和马戈尔尼,诉说了百年前的他们是如何看待南京这座城市的。根据《利玛窦中国札记》记载,利玛窦一生先后三次到达过南京,他曾经这样评价过南京,“它真正到处都是殿、庙、塔、桥,欧洲简直没有能超过它们的类似建筑。”由此可见,南京在中国历史上究竟有多么辉煌,多么迷人,我不禁想起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如果书中不是从元朝的成吉思汗和马可•波罗写起,而是从明朝的万历皇帝和利玛窦写起,那么卡尔维诺所有梦幻中的城市,可能都会在南京城面前黯然失色了吧。

历史上来到南京的传教士,好像对南京都有一份情有独钟,传教士曾德昭认为南京城比北京城大,并在书中评价道,“它是全国最大最好的城市,优良的建筑,宽大的街道,风度优雅的百姓,以及丰富优良的种种物品。它有令人惊羡的游乐场所,境内人口众多,各处能遇到拥挤的人群,街道难以通行。此外,无数的宫殿、庙宇、楼塔以及桥梁,使城市显得非常壮丽。”看来,如今南京新街口,夫子庙,总统府出现人潮涌动的现象,不过是百年历史的一个缩影,也许,从一开始,历史就赋予了南京卓越于世的使命。

在讲座中,衛周安教授还提到了中英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还谈及惨烈的南京大屠杀,辉煌艳丽的南京在西方人眼里也是多灾多难的南京,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我们都要学会从别人的眼光里看待问题,通过了解西方人眼中的南京究竟是什么样子,我们才能更好地查漏补缺,取长补短,为南京未来的发展出谋划策,让南京在全球化潮流中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特色。

衛周安教授的讲座给我的人生上了重要的一课,她常常提到,西方传教士来到南京后,他们真正了解南京是从生活在南京的人开始的。

“一个城市最美的风景是人”,恍惚间,我好像学会了如何存在于南京,生活在南京这座城市,我们就是南京的地标,你怎样,你的城市就怎样。

我们这些生活在南京的人,要成为这座城市最亮丽的风景线,因为外国人与南京的第一次邂逅是从城市里的人开始的。

相关文章

  •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南京的模样|西方人眼中的南京  纽约大学教授

    十月南京,留存秋季尾巴最后的暖阳,温婉得犹如落日的余辉,在这徐徐微风吹皱一池秋水之际,金陵图书馆举办了第三届金图读...

  • 眼中的南京

    美龄宫剪影 植被丰茂的中山陵景区 金牛湖一缩影 玄武湖远眺 明孝陵视角 鸡鸣寺春盛 途中植物之美

  • 七哥三行情书(一百六十二)

    我和你的关系 就像上海有南京路,南京有上海路 亲密无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我眼中的南京文化

    相传,两千多年前,始皇出巡,途经金陵,有方士进言:此地有天子气。始皇大惊,乃命人截断方山,斩龙脉;引淮水贯穿,冲王...

  • 南京!南京!南京!南京!

    会上,蒋介石关于南京是否弃守的问题,在滔滔不绝,南京是民国首都,又是国父寝陵所在,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实更深...

  • 竹为霖:南京历史文化的 一颗明珠

    说起南京的文化想到的多是明清的时候那富贵繁华之地!而这之中有着独一处的好风光:南京夫子庙! 南京夫子庙在今天是南京...

  • 南京南京南京

    说起南京,大家很快能联想到中山陵,秦淮河,明孝陵……去了南京,这些地方当然不可错过。 我和南京有三次不解之缘。 第...

  • 南京!南京,南京。

    时值南京大屠杀79周年,我却不知如何下笔,即使曾经倚马千言,即使曾经不易一字。此刻的我,不知如何下笔,如何去揭开那...

  • 南京!南京!南京!

    走过很多城市,最不喜欢的城市就是南京。这样说也许对这座“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金陵城有失公允,这种没由的感觉...

  • 南京…南京…南京…

    去年大概这个时候,我从南通的小城市回广州,由于机票价钱问题我选择了南京飞,可能有人问,为什么我会从南通回广州? 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南京的模样|西方人眼中的南京  纽约大学教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zie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