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花的雅趣

作者: 焦小桥 | 来源:发表于2022-05-30 04:36 被阅读0次

赏花的雅趣

焦小桥


古代文人素有春日赏梨花的雅趣。梨花盛开之时,古人喜爱在花阴下欢聚小坐,赏花饮酒,吟诗作对,并将这种活动称为“洗妆酒”,是文人的春日雅事,也是雅趣,类似于当今的踏青赏花。

唐朝时,这一风俗十分盛行,据梨花极具观赏性。在唐朝,当梨花盛开的时候结伴去赏梨花是一种特别流行的风俗。


北宋时的史学家王皞编过一本《唐余录》记载:“洛阳梨花时,人多携酒其下,曰:‘为梨花洗妆’,或至买树。”当时,人们还喜爱拈枝梨花作头饰。

宋代诗人侯穆赏罢梨花曾赋诗云:“共饮梨树下,梨花插满头。清香来玉树,白蚁泛金瓯。”

想那些鬓边插着梨花的女子,酒后白皙的脸颊微微染上红晕,双目也变得迷离飘渺,在洁白的花瓣衬托下,格外娇媚。人们行酒令、玩飞花令,沉醉在美好的春景里……何等浪漫情怀呀!


“桃蹊惆怅不能过,红艳纷纷落地多。闻道郭西千树雪,欲将君去醉如何。”唐朝诗人韩愈被贬岭南的时候,他的好朋友刘师命来看望,韩愈邀朋友刘师命一起去城西赏梨花。

此时鲜艳的桃花谢了,落红无数,满地满路都是,不便落脚,生怕踩伤了它们。这里表示了惜花惜春的惆怅之情。

但是好在春天还没有完全过去,梨花正在看,听说城西的千树梨花开得像白雪般美丽,极言梨花之多之盛。诗人要和朋友在树下赏花喝酒。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这是诗人吴惟信记录杭州西湖踏青春游的诗。此时正是风吹梨花、满城飘香的清明时节,桃花杏花都已经开过了,现在人们来寻春,正是担心春天不久将要离去。

游人扶老携幼,说说笑笑,一路笙歌,好不热闹。长长的苏堤直到很晚了才开始安静下来。这时候苏堤两旁的柳树才是属于黄鹂鸟的,它们欢快地站在柳枝上,唱着歌儿准备归巢。


笑看花开是一种好心情,静赏花落是一种好境界。花卉美不仅美在色、香、姿上,更迷人的是它的神韵。韵是花的风格、神态和气质,属于花的内在美或意境美。

赏花的最高情趣,则是要从花草的形色中滋生美的意境,在高尚的意境中能联想出美好、启迪或者是神往,赋予给无情之花以有情之意。

相关文章

  • 赏花的雅趣

    赏花的雅趣 焦小桥 古代文人素有春日赏梨花的雅趣。梨花盛开之时,古人喜爱在花阴下欢聚小坐,赏花饮酒,吟诗作对,并将...

  • 【523】闭门即是深山

    “宋代的文人,读书填词,赏花喝茶,雅趣天然。他们哪怕置身名利场,也可以随时将俗事搁放一边,读闲书,赏春光,...

  • 【九洲芳文】菊韵

    夏花之舞仿佛还在眼前,转瞬已是岁末年尾。尽管常说“春来赏花秋看叶”,但金秋时节,霜风渐欲,又怎能少了赏菊的雅趣? ...

  • 鹊桥仙.贺名勋寿

    逢七夕岁,作生辰赋。谦谦君子如玉。眉如远山唇似露,轻迈步,风姿千古。 醉赏花舞,琴音雅趣。多才多艺人妒。教书育人德...

  • 赏樱记

    话说我们中国人虽然自古来便有踏青赏花的雅趣,却不知是何时起开始兴起了一股赏樱花的风潮。 追本溯源而论,樱树本就是从...

  • 赏花品茶山水悟道【手绘作品欣赏之二】

    绘画,赏花,自古便是雅趣之事。 您,有多久不曾看到一朵花了? 有多久没有看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花盛放的景象? ...

  • 雅趣

    古柏参天客, 茶清唇齿香。 雀啁屋脊上, 一梦西山瑰。

  • 雅趣

    竹架花盆篱笆墻, 田园趣韵雅舍装。 犹少胭脂添快意, 最惜唯有黛眉长。

  • 雅趣

    节临《中岳嵩高灵庙碑》 和气致祥 清江引 元 · 马致远 林泉隐居谁到此? 有客清风至。会作山中相, 不管人间事。...

  • 雅趣

    每一次我凝视这个瓷器上的图案时,特别是“眼神”,总是被深深吸引,“她”要告诉我什么呢?远古的传说?神奇的文化? 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赏花的雅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zqgp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