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花的雅趣
焦小桥
古代文人素有春日赏梨花的雅趣。梨花盛开之时,古人喜爱在花阴下欢聚小坐,赏花饮酒,吟诗作对,并将这种活动称为“洗妆酒”,是文人的春日雅事,也是雅趣,类似于当今的踏青赏花。
唐朝时,这一风俗十分盛行,据梨花极具观赏性。在唐朝,当梨花盛开的时候结伴去赏梨花是一种特别流行的风俗。
北宋时的史学家王皞编过一本《唐余录》记载:“洛阳梨花时,人多携酒其下,曰:‘为梨花洗妆’,或至买树。”当时,人们还喜爱拈枝梨花作头饰。
宋代诗人侯穆赏罢梨花曾赋诗云:“共饮梨树下,梨花插满头。清香来玉树,白蚁泛金瓯。”
想那些鬓边插着梨花的女子,酒后白皙的脸颊微微染上红晕,双目也变得迷离飘渺,在洁白的花瓣衬托下,格外娇媚。人们行酒令、玩飞花令,沉醉在美好的春景里……何等浪漫情怀呀!
“桃蹊惆怅不能过,红艳纷纷落地多。闻道郭西千树雪,欲将君去醉如何。”唐朝诗人韩愈被贬岭南的时候,他的好朋友刘师命来看望,韩愈邀朋友刘师命一起去城西赏梨花。
此时鲜艳的桃花谢了,落红无数,满地满路都是,不便落脚,生怕踩伤了它们。这里表示了惜花惜春的惆怅之情。
但是好在春天还没有完全过去,梨花正在看,听说城西的千树梨花开得像白雪般美丽,极言梨花之多之盛。诗人要和朋友在树下赏花喝酒。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这是诗人吴惟信记录杭州西湖踏青春游的诗。此时正是风吹梨花、满城飘香的清明时节,桃花杏花都已经开过了,现在人们来寻春,正是担心春天不久将要离去。
游人扶老携幼,说说笑笑,一路笙歌,好不热闹。长长的苏堤直到很晚了才开始安静下来。这时候苏堤两旁的柳树才是属于黄鹂鸟的,它们欢快地站在柳枝上,唱着歌儿准备归巢。
笑看花开是一种好心情,静赏花落是一种好境界。花卉美不仅美在色、香、姿上,更迷人的是它的神韵。韵是花的风格、神态和气质,属于花的内在美或意境美。
赏花的最高情趣,则是要从花草的形色中滋生美的意境,在高尚的意境中能联想出美好、启迪或者是神往,赋予给无情之花以有情之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