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听了王思思老师的讲座《跨学科视野下的自然笔记》让我感触颇深。她通过传统美术课与现在跨学科整合后的美术课进行了对比,让我们看到了它们的差别所在。就传统美术课的思维方式与现在跨学科美术课的思维方式来说。他们是由形象思维向设计思维,由模仿思维向创造思维,由平面思维向立体思维过渡的一个新阶段。跨学科教学最主要的是让学生们在真实的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用数字技术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所以说它将是未来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那为什么要做跨学科的自然笔记呢?首先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依据课程标准丰富主题课程,达到共同关注跨学科学习的目的。其次,跨学科学习也是一种PBL项目式的学习,它可以通过网络有效地连接,激发学生们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另外通过做跨学科自然笔记还可以使学生们置身真实的情境,解决真实的问题。
那什么又是自然笔记呢?自然笔记就是采用图画、文字的形式,有规律的、类似日记的形式对身边的大自然进行记录。跨学课自然笔记课程是由美术、科学,语文等多学科教师协同设计与实施教学的跨学科学习课程。课程以美术绘画操作为基础,科学实践活动为支撑,语文阅读写作为铺垫,依托信息技术手段,基于学生的自主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思维,自主学习能力等面向未来的核心素养。
所以说跨学科的自然笔记必须得有信息技术支持,因此掌握信息技术应用就成了我们当下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这一点,本次打卡作业的内容就是设计一个思维导图。本来我以为是个很简单的事情,老师也告诉我们了先去下载软件,然后利用软件直接制作。可在利用软件制作的过程当中,我仍然摸不到头绪,就这样琢磨了半宿,也没有完成打卡作业,曾经几次都想放弃实践,想直接在纸上画出来,然后拍成图片上传。可又一想,我们本次学习的目的就是掌握信息技术,我之所以选择的信息技术提升这个班级,也是想多学点儿这方面的知识技能。因为信息技术本就是我的一个薄弱项。想到这些我又坚持了下来,今天白天通过上百度查找思维导图的教程,反复观看,反复操作,最后终于制作完成并提交了打卡作业。可当我浏览其他老师的作业时,才发现自己制作的有多么的不成熟。于是又重新制作了一遍,刚想再从新提交一次的时候。忽然想起老师们说的,打卡作业只能提交一次,提交多次就会给助教老师带来很多的麻烦,因此打消了提交作业的念头。改成写简书,来抒发一下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