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读《随园诗话》(400)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19-12-12 20:22 被阅读0次

卷十三(六) 【原书卷十三·三二】

壬戌秋,余补官江宁,涂逢豫长卿以弟子礼见。其人修洁自好,以《咏帘波》为戴雪村先生所赏。诗宗温、李。其《秦淮曲》云:“灯船歌吹酒船迟,天鼓声闲唱《柘枝》。石上暗潮呜咽语,无人解拜侍中祠。”可谓曲终奏雅矣。咏《竹床》云:“微吟留枕席,残梦入潇湘。”

涂逢豫,字长卿,一字怿堂,号莼溪,是雍乾年间南京的著名士人。生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乾隆二十二年(1757)“以优行贡入太学”,乾隆二十四年(1759)“旋以京兆榜获隽”,成为举人。其卒年准确时间未知,但上限不应早于嘉庆五年(1800),此时涂逢豫已是八十九岁高龄。涂逢豫与吴敬梓是好友。据说是《儒林外史》中余夔的原型。有《怿堂诗钞》四册,清刻本,共存诗571题、801首,现藏于南京大学图书馆。

戴雪村,上元(今江苏江宁)人,是清代名医戴天章(1644-1722),字麟郊,晚号北山,学者尊称北山先生的儿子。(资料缺)

灯船,此处指张设灯彩的游船。清·杜濬《初闻灯船鼓吹歌》:“腾腾便有鼓音来,灯船到处游船开。”清·余怀《板桥杂记·雅游》:“秦淮灯船之盛,天下所无。”

天鼓,此处指天神所击之鼓。传说天鼓震则有雷声。《史记·天官书》:“天鼓,有音如雷非雷,音在地而下及地。”《云仙杂记》卷九引晋葛洪 《抱朴子》:“雷曰天鼓,雷神曰雷公。”李白《梁甫吟》:“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

柘枝(zhè zhī),汉语词语。释义:1、柘枝舞的省称。唐·章孝标 《柘枝》诗:“柘枝初出鼓声招,花钿罗衫耸细腰。”清·吴伟业 《赠妓朗圆》诗:“轻靴窄袖柘枝装,舞罢斜身倚玉床。”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八节:“胡腾、胡旋和柘枝都由女伎歌舞。”2荔枝的一种。宋·黄庭坚《次韵任道食荔支有感》之二:“五月照江鸭头绿,六月连山柘枝红。”任渊注:“山谷《与王观复书》云:‘今年戎州荔子盛登,一种柘枝头出于遏腊平,大如鸡卵,味极美。’”

侍中祠,指黄公祠。黄观,(1364—1402),字澜伯,又字尚宾,早年从许姓,后恢复黄姓。池州府贵池县清江金墩人。明代第一个连中三元者(另一人为商辂),中国历史上两个“六首状元”之一(另一人为钱棨)。自幼勤学,从秀才到状元,历经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均夺得第一,时人赞誉他“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建文元年(1399),建文帝朱允炆改旧制,黄观任右侍中,参与重要国事奏议。是时,燕王朱棣自恃皇叔,态度傲慢,入朝不拜惠帝。群臣畏其权势,缄口不敢言,唯独黄观当面顶撞朱棣曰:“虎拜朝天,殿上行君臣之礼;龙颜垂地,宫中叙叔侄之情”,致使朱棣怀恨在心。建文四年(1402),朱棣进攻南京。期间,黄观在长江上游督促各地赴援,当船行至安庆下游罗刹矶时,得悉惠帝已死,燕王已即位,黄观及其妻女投江殉难。朱棣将其名从登科录上划去,剥去其状元名号,株连九族,亲朋受监禁,谪戍者达百余人;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黄观始得昭雪,补谥“文贞”。清时,在秦淮河畔建黄公祠。

曲终奏雅,乐曲到终结处奏出了典雅纯正的乐音。后比喻文章或艺术表演在结尾处特别精采。也比喻结局很好。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论》:“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而风一,犹聘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亏乎?”

本人翻译:

(略)

真老实人言:

本条诗话的前几句,几乎所有的版本上都刊印为“壬戌秋,余补官江宁,涂逢豫长卿,以弟子礼见。”由于“涂”同“途”,也有刊印为“途逢豫长卿”的。“豫长卿”三字有下划线,表示是人名。于是,大家都将这一句理解为“途中遇到豫长卿”了。其实,这是错误的。涂逢豫,才是人名。长卿,是此人的字。涂逢豫出生于1712年,长袁枚4岁。那他为啥要执弟子礼见袁枚呢?因为袁枚在1739年就以第二甲第五名的成绩考上进士,而涂逢豫却是在20年后的1759年才考中进士。以科场的规矩,袁枚应当是老前辈了,执弟子礼确属正常。涂逢豫的《秦淮曲》一诗,只要了解了黄观的生平事迹,袁枚赞其“曲终奏雅”就绝非虚言了。

附:清·顾炎武《黄侍中祠》:侍中祠下水云昏,有客悲歌叩郭门。古木夜交贞女冢,光风春返大夫魂。先朝侍从多忠节,当代科名一状元。莫道河山今便改,国于天地镇长存。

相关文章

  • 袁枚撰写并亲书的《恭祝丽川中丞大人诗》

    因为硬读《随园诗话》的缘故,对《随园诗话》中涉及的诗文、人物、典故多有浏览。 随园诗话》卷一载:“咏...

  • 硬读《随园诗话》(400)

    卷十三(六) 【原书卷十三·三二】壬戌秋,余补官江宁,涂逢豫长卿以弟子礼见。其人修洁自好,以《咏帘波》为戴雪村先生...

  •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随园诗话》随读随写(6) 《随园诗话》卷一:《左氏...

  • 闲读《随园诗话》(400)

    【原书补遗卷八·三五】余壬戌外用,走辞首相鄂文端公,蒙公留饭,论当代名臣,公少所许可。虽以杨江阴、尹望山之贤,公意...

  • 硬读《随园诗话》(9)

    六 《随园诗话》原文: 余作诗,雅不喜叠韵、和韵及用古人韵。以为诗写性情,惟吾所适。一韵中有千百字...

  • 硬读《随园诗话》(3)

    卷一 一(上) 古英雄未遇时,都无大志,非止邓禹希文学、马武望督邮也。晋文公有妻有马,不肯去齐...

  • 硬读《随园诗话》(2)

    《随园诗话》,清代袁枚的诗歌美学和诗歌理论著作。是一部有为之作,有其很强的针对性。 袁枚(1716-179...

  • 硬读《随园诗话》(5)

    二 《随园诗话》原文: 杨诚斋曰:“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格调,而不解风趣。何也?格调是空架子,有腔口易描...

  • 硬读《随园诗话》(4)

    卷一 一(下) 《随园诗话》原文: 鄂西林相公《辛丑元日》云:“揽镜人将老,开门草未生。”《咏怀...

  • 硬读《随园诗话》(7)

    四 《随园诗话》原文: 于耐圃相公,构蔬香阁,种菜数畦,题一联云:“今日正宜知此味;当年曾自咬其根。”鄂西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硬读《随园诗话》(40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azt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