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睡觉是真的香啊,沾床就睡,每天入睡都带着对明天的期待。
再大一些,开始会思考很多,想的很多,就没那么容易入睡了。
至今还记得十多岁的少年时,我和弟弟一起睡。我还没睡着,弟弟的呼吸声已经有节奏又深沉地响起了。打开被窝一看,弟弟蜷缩在我的臂窝下,香甜的像个婴儿。
现在成年了,睡眠真的是个小问题了。特别是睡前都是会剧烈的用脑,以前是熬夜做作业,现在是玩手机。
所以平时会特意去了解睡眠有关的知识。
在长期与失眠对抗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的。
1.白天多动脑,多运动,不睡午觉。
2.睡觉时数着自己的呼吸。
3.一步步放松身体。
4.想象身体飘忽在有安全感的地方。
也了解了很多生理和心理知识。
1.光线会刺激眼球,抑制睡意。
2.睡眠环境要舒适,有安全感。
3.没事不要躺床上,让床和睡眠形成条件反射。
4.睡不着的话,不要一直想着睡不着,太关注目标只会更睡不着。
5.人的睡意是周期性变化的,周期大概是1.5个小时,睡意是深和浅的波动。
可即使了解了这么多,真要睡不着,就确实是很难睡着,脑子就像在蹦迪一般的兴奋不已,和我说“不,你不想睡。”
就像脱缰的野马,难以控制。
但最近误打误撞,我摸索出一个对我很有用的助眠方式,可以分享给大家。不能保证速效,但基本保证管用。
就是用软件找一本书来听书。

书要那种趣味性不是很强,不会听的兴奋的。
音频不要选择真人声情并茂的那种,要Al读音,没有感情的那种。
而且可以订个时间自动关闭,不会放一晚上耗电。
还有几个经验:
1.不要抱着“一定要睡着”的期待,就当听书学习了。
这样,反而听着听着就困了,可以回忆一下学生时代,上一些没意思的课的时候,是不是昏昏欲睡?
2.身边有人,不能外放,得用耳机。但耳机离耳朵太近,可能会睡着了,却突然被耳朵里的声音吵醒。(睡眠中深度是周期起伏的)
没关系,这时候就把耳机拔出来一扔。此时睡意正浓,接着就能睡。
3.不能选择趣味性强的,有吸引力的书,这些书可能会越听越兴奋。
选择一些内容比较朴实的书籍。
这个方法可以没有吃药那么见效快,但绝对比我知道其他方法有用多了。
太多的方法都是想着怎么驯服思维,让它安静,效果都不怎么好。
而在寂静的夜晚,只有手机里的声音传来,我们的注意力不需要驾驭就会被吸引,轻松的被引导向我们选择的方向。
用这个方法,就算没睡着,也听进去了平时要特意集中注意力去学习的知识。
不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