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两篇推文,两个故事都很打动我,其中一个是35岁工作、生娃、考研三不误的女保安,另一个是36岁放弃高薪,空窗两年不再为钱工作的女高管。
她们都选择了探索自我,我需要一个空窗期,不带任何功利目的,屏蔽外界的杂音,专注倾听你内心的声音,才能够真正找到一直做下去的热爱的事。
有人说,忙碌惯了的人,价值感是靠职位、社会身份、跟外界资源的连接来支撑的。当你放弃这一切,就变成了“什么都没有”的人,没有单位,没有归属感,你会有一种恐慌感,你会问我是谁,你会寻找一些意义和身份认同,很想抓住一些东西。
未来是不确定性的,我们只能用当下的每一个小小的确定性去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智者说,“其实人是没有未来的,你有的只是每一个当下。你追求目标,其实是追求苦的过程。你不用刻意规划那么多,把握每一个当下,往后的路就会徐徐展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