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初漪
许久没有好好读一本书了,相遇有书共读时,也曾信誓旦旦地决定要每周读上一本书,然坚持没有两月,败给自己的各种理由。
喜欢江南,多也是因为文化艺术氛围,像我纠结了N多年没有受过文艺熏陶,恨不能一下子成温文尔雅,清丽脱俗的小女子,几个小回合下来,自觉短短此生难以修练成精。但书还是要读,还是要记录下流水生活,不然不出半月,所历之事定会忘记,他日说起,怕也会如江南的烟雨朦胧,看山不是山,望水不是水了。
想起那日偶遇的书吧,想象一下一杯咖啡,一份甜点,一个下午的生活。
出得门来,突然记起自己曾有过直到书店关门的经历,陌生的城市啊,没有熟悉的角落,暂时压制一下,选择一个离自己比较近的,就算错过班车也可以凭感觉回来的地,盘算着KFC吃了早餐,再去找一个安静休闲舒适的地方,却不想进得门,看一个理工男在那里写程序,想就这里吧,于是一直到晚上不曾离开座位一步。
KFC这种地方,艳遇是不可能的, 上午大约有一两个小时安静的时光,多数人悄悄吃完,要么悄悄的蹭一下网,要么很快的离开了。时近中午,便开始人声鼎沸,一两岁到十几岁的娃被大人带着,一波连着一波,孩子的谈笑哭闹声,大人不耐烦的呵斥声,一浪高过一浪。
很自觉的选了一个角落一个单座,也只是占用半张桌子,一把椅子,恶补拉下的功课,任耳边东南西北风。
有经验人士已经告知过,这里不是好去处,明知如此,总归要体验一下才好。所以一直就和过滤器一样,滤过嘈杂,也没受太多影响。心神没有如此安定过。其实就是这样,很多时候,是你自己内心的呱噪才让这个世界和你作对。一旦觉得要超出控制时,不妨放过自己,静观其变。
一个宝宝不是很大的声音,一位妈妈轻声的提醒不要影响到他人,温柔的声音,穿过嘈杂,落入耳中,无需抬头,赠以会心一笑,这是一种无形的默契。
只是想寻找一个人多的地方,独处。
我和朋友们这样讲。大世界里的小世界,人和人如此相近,又如此相远,可以感知语言、呼吸,甚至能感受到辐射过来的体温,但也可以彼此独立到没有任何的交流。
手机剩20%的电,打道回府,一日不曾虚度。一个同学微信群里,老师截了几张视频图片,说终于有时间可以看看聚会的录像短片了。
因为一段时间没有关注,也不好意思发问视频在哪,爬楼找到链接位置,终于连哭带笑地看完两个多小时的短片。










网友评论